检测结果显示,这些紫砂壶存在严重的重金属超标问题,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即便不提实用性和美观性,在最基本的安全方面都存在隐患,怎么能让人买得放心?
除了廉价的“化工壶”,还有一些泥料较次的紫砂茶具,价格也不算低。
如果经验不足,单凭商家的介绍和图片展示,很难看出问题所在。
身边就有朋友表示,从前听别人介绍,也跟风买了一只紫砂壶。
当时泡了几次茶,每次都有明显的灰尘味和土腥味,直接打消了喝茶的兴致。
虽然表面有着精美的书法雕刻,但泥料有问题,如今只能摆在架子上默默落灰。
显然,要是买到了这样的紫砂茶具送给长辈,即便花了大价钱,中看不中用也落不到实处。
《3》
第二点,在日常打理方面,紫砂壶比瓷质盖碗更费劲。
在茶道六君子里,有一样形似毛笔的小物件,名为毛刷。
湿泡台盛行的那些年,泡茶结束后,茶盘雕花处若需要精细清理,少不了它来发挥作用。
同时,有养壶习惯的茶友们,还要专门备一只毛刷,用茶汤沾湿之后,细致拂过紫砂壶的每一处表面。
在紫砂圈里,众人将这特殊的爱好称为“养茶山”。
据说,一把养护得当的紫砂壶,即便仅注入清水,也能从中品味到丝丝缕缕的茶香。
说到底,那些被茶友们视为珍宝的厚厚茶垢,实际上是对紫砂壶长期不进行彻底清洗的结果。
表层不上釉的紫砂壶,手感比瓷质茶具更粗糙。
特别是深色的紫砂壶,一旦内壁粘附上茶渣也不容易被发现,再加上壶口小,打理起来有一定难度。
在壶嘴内壁、壶盖与壶口的合缝处,这些部位平时如果没有勤快打理,很快就会积累起黑褐色的茶垢。
而瓷质盖碗表面光滑,碗口直径足够大,内部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除了泡茶时能观察茶叶具体的情况,清洗时也不易残留茶渣和茶渍。
用清水冲一冲、拿纳米海绵擦一擦,瓷质茶具瞬间就能恢复原有的亮洁与光泽,日常打理更省心。
《4》
第三点,紫砂吸附性强,瓷质茶具冲泡效果更还原。
总有人认为,盖碗泡茶容易烫手,送礼选紫砂壶更周到。
实际上,要论起冲泡效果,瓷质盖碗的风味还原性,可不是其他茶具能轻易企及的。
单单是茶水分离的表现,不管是快客杯、飘逸杯还是紫砂壶,都不如瓷质盖碗干脆利落。
另外,在紫砂圈里,还有着“一壶侍一茶”的说法。
无论是盖碗还是茶壶,只要是紫砂材质,表面的双气孔结构都赋予了它们吸附性。
如果先泡过普洱,再用来泡白茶,茶汤中便会不可避免地混入前茶的香气。
原有的滋味也明显减淡了不少,整体风味变得混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