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晚年后,多数长辈都盼着能和子女热热闹闹过日子。
但现实往往不随人愿,如今两代人吃穿用度的习惯就像隔着座山,硬凑在一起过日子总有闹不完的矛盾。
有些长辈辛辛苦苦出钱出力,把养老钱都贴补给孩子们用。
可就算这么掏心掏肺,照样有儿子儿媳甩脸色、说话没大没小。
这种委屈搁谁心里都像扎了根刺,但较真怄气反而伤身。
人老了,如果儿子儿媳不尊重你,不必较劲,更不要生闷气,做好以下这4点就足够了。
我见过太多老伙计跟儿子儿媳挤在一个屋檐下,天天为马桶盖朝哪边放、炒菜放多少盐吵架。
就像老张头说的:"亲娘俩住对门都能处成仇人"。
这话糙理不糙,两代人生活习惯差着二三十年呢,硬凑一块准保天天干仗。
您要是有条件,哪怕租个小单间也比住一块强。物理距离拉开了,心里头反而亲近。
王大爷前脚把存折交给儿子,后脚想买包烟都得打报告。这哪是当爹?整个儿成了要饭的。
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金钱是抵抗厄运的盾牌"。
您每月退休金、存的老本儿,千万别轻易撒手。
手里有钱心里不慌,真到瘫床上那天,掏钱请护工都比看儿媳妇脸色强。
扛千万别信"养儿防老"那套老黄历。
我二舅把养老房卖了给儿子凑首付,现在住车库天天挨埋怨。
罗曼·罗兰说得好:"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咱得想明白,现在年轻人自己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能顾好自己就不错了。
家里水管漏了自己找维修,生病了直接叫救护车,别总等着孩子来伺候。
带孙子这事要讲分寸儿媳妇让帮忙带孩子,能帮就搭把手。
但要提前说好:接送幼儿园行,全天当保姆不成。
就像李奶奶说的:"带孙子是情分,不是本分"。
别大包大揽惯出毛病,回头累出病来还没人领情。
记住帮忙是相互的,他们孝顺咱就多出点力,要是整天甩脸子,咱该歇就歇着。
人到晚年活得就是个底气。别跟小辈较劲,更别自己生闷气。把养老钱攥紧了,窝收拾舒服了,该帮忙时量力而行。记住老中医那句话:"树老根多,人老事多",把自己的日子过舒坦了,比啥都强。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