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愿遇难工友此番西去无苦痛,一路无碍至灵台;二愿被困工友平安健康升井;三愿这样的事故不在发生!
冒顶是什么……“冒顶”是矿山开采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在地下开采过程中,由于矿山压力的作用,导致矿井顶部的岩石发生断裂、垮落、片帮等现象,从而形成顶板塌落。这种现象不仅威胁矿工的安全,还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和生产中断。
……容易冒顶的矿井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 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复杂,如存在断层、裂隙、节理发育等,这些地质构造容易导致岩石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冒顶。
• 开采深度大:开采深度越大,地压越高,岩石承受的压力越大,越容易发生冒顶。
• 矿体倾角大:矿体倾角大,开采过程中顶板岩石的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冒顶。
• 矿体厚度变化大:矿体厚度变化大,导致开采过程中顶板岩石的受力不均匀,容易发生冒顶。
• 开采方法不当:如开采顺序不当、支护不及时或支护方式不当等,都可能导致冒顶。
• 矿井通风不良:通风不良会导致矿井内空气压力变化,增加冒顶的风险。
•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的渗透和压力变化也可能导致岩石稳定性降低,增加冒顶风险。
• 矿井老化:老旧矿井由于长时间的开采,顶板岩石可能已经发生过多次变形和破坏,更容易发生冒顶。
• 缺乏有效的监测和预警系统:没有及时对矿井内的岩石稳定性进行监测和预警,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冒顶的前兆。为了减少冒顶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科学的开采方法,加强矿井的支护,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以及建立有效的监测和预警系统。
煤矿和铁矿谁更容易发生冒顶……一般来说,煤矿更容易发生冒顶事故,原因如下:
• 煤矿地质条件复杂:我国大多数煤矿所处地理位置的地质条件都比较复杂,这种先天性的条件决定了顶板管理的难度加大。煤矿的开采力度越来越大,为提高回采率,各煤矿企业选择对开采初期遗留的一些煤柱、余煤、边角煤等进行回收,而在回采的过程中就必然对顶板进行再次扰动,导致顶板的破碎程度增加。
• 煤矿开采深度增加:随着浅部的煤矿资源越来越少,开采深度必然增加,多次扰动导致顶板的支护条件也越来越差,从而增加了支护过程中顶板事故发生的风险。
• 煤矿冒顶事故比例高:在矿井冒顶事故中,大部分事故发生在采煤工作面,而采煤工作面冒顶事故占总冒顶事故数的70%以上。
• 煤矿顶板事故频繁:煤矿井下冒顶事故频繁,危害十分严重,首先会威胁井下人员生命安全,其次冒顶会压垮工作面,造成全工作面停产,影响生产作业。相比之下,铁矿的冒顶事故相对较少。大冒顶通常发生在属沉岩矿种开采的矿山,冶金矿山(如铁矿)较少发生。因此,从搜索结果来看,煤矿比铁矿更容易发生冒顶事故。
铁矿为什么会冒顶……铁矿冒顶现象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矿山压力活动:矿山开采后,原先平衡的矿山压力遭到破坏,导致顶板变形、裂隙、离层,进而引发断裂、垮落、片帮或局部冒顶。
•采场布置不当:如果采场布置方式与矿床地质条件不适应,采场阶段太高,矿块太长,顶帮暴露面积太大,时间过长,加上顶板支护、放顶时间选择不当,都容易发生冒顶事故。
•地质构造影响:在地质构造线附近或软弱地质构造面附近布置井巷工程,由于垂直于地质构造线方向的压力最大,是岩体产生变化和破裂的主要因素,更易产生冒顶。
•作业人员疏忽大意:作业人员检查不周,对顶板缺乏全面、细致的检查,没有掌握浮石情况,导致处理浮石操作不当,引起冒顶事故。
•支护措施不当:缺乏有效支护,即支护方式不当、不及时支护或缺少支架、支架的支撑力和顶板压力不相适应等。
•爆破和震动影响:爆破的冲击和震动作用后,有一些发生松动和开裂的岩石,稍受震动或时间一长马上就会冒落[^3^]。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不彻底:未查清采场顶板结构面产状、分布情况,未充分认识高应力集中区风险,亦未采取相应管控措施。
•外包工程管理不到位:教育培训不严格,员工安全意识淡薄、防范意识不足;规章制度不完善,安全操作规程缺乏针对性、操作性。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可能导致铁矿冒顶事故的发生。
如何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预防铁矿冒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及时调整采矿工艺:保证合理的暴露空间和回采顺序,有效控制地压。加强矿井地质工作和采矿方法的实验研究,对原设计的采矿方法不断进行改进,找出适合本矿山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高效安全的采矿方法,加大采矿强度,及时处理采空区。
• 加强顶板的检查、观测和处理:提高顶板的稳定性。对顶板松石的检查与处理是一项经常性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固定专人按规定的制度工作,才能确保顶板安全生产,防止松石冒落顶板事故发生。
• 科学合理地布置巷道及采场:位置、规格、形状和结构要符合围岩应力分布要求,使用合适的支护方法,如喷锚支护等,避免顶板突然冒顶或片帮。
• 回采工作面适当加大支护密度:以减少顶板下沉量和顶板的台阶下沉,掌握顶板周期来压规律,及时加强支护和增加支架。
• 对于坚硬难冒顶板大面积切冒:采用高压注水或强制放顶的方法。
• 预防压垮型冒顶:保证支架的初撑力能平衡顶板岩层的重量,并保证直接顶与老顶之间不离层。
• 对于破碎顶板大面积漏跨型冒顶:选用合适的支柱,保证顶板背严背实,防止局部冒顶。
• 加强人员管理:特别是对新工人的培训和安全知识技能的提升。
• 使用金属铰接顶梁、戗棚、木垛、丛柱等特殊支架:特别是戗棚和戗棚组在工作面初采和复合顶板段必须正确使用,铰接顶梁要采用迈步梁定位管理,加强采空区管理、严禁空顶作业。
• 制定专门安全技术措施:在回采工作面的初采和结束放顶期间,都必须制定专门安全技术措施,矿及区队都要成立顶板管理小组,现场跟班指挥。
• 液压单体支柱和液压支架的初撑力要达到一定标准:工作面所有液压单体支柱初撑力≥90KN,液压支架初撑力≥24MPa。
• 运输管理:严禁使用小绞车运送超重、超宽、超高物件,因需要确需运送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措施,确保安全,以防撞倒支架,造成冒顶。
……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应用,人防加技防,就可以有效预防铁矿冒顶事故的发生。
事故发生的地点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