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验货≠质量保障!这些漏洞要警惕
部分买家依赖平台验货服务,却仍遭遇“翻车”。例如,某笔记本电脑验货报告未检测内部主板问题,买家收货后无法开机。法院强调,平台验货标准不统一、检测不全面,不能免除卖家责任。
法院紧急提醒:二手交易避坑指南
1. 勿信“提前确认收货”话术:有卖家以“代购周期长”诱导买家提前放款,最终失联不发货。
2. 警惕“一键转卖”陷阱:转卖商品需自行核验,不可直接引用原商品描述。
3. 留存开箱证据:拍摄视频或照片,避免纠纷时“口说无凭”。
4. 差评权受保护:平台不得随意删除用户基于真实体验的评价,即便内容主观。
广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刘冬梅指出,平台需推动商品描述客观化、验货标准化,并引入专业纠纷调解机制。目前,法院已发布八项交易提示,呼吁买卖双方“文明沟通、留存证据、拒绝脱离平台交易”。
网友热议:
“买二手手机被‘99新’坑过!原来可以这样维权!”“平台验货都不靠谱,还能信啥?”
专家建议:
二手交易需综合卖家信用、商品价格合理性判断风险,遇纠纷可通过平台投诉或司法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