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到头,都盼着回家,可回家后,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关心”轰炸,确实让人头疼。从懂事开始就年年被问学习成绩,长大后就是考学、工作、薪酬、对象,结了婚就是生孩子的问题,等孩子稍大一点就针对孩子开始循环那些老问题。仿佛小辈们不被这些问题折磨,就没了年味。
对于这些发问,其实我们有必要去思考一下背后的真实原因。中国的“家”文化源远流长,其实作为长辈或亲属,或许真的就是字面意思的关心人。一年到头见不到面,想关注一下家里人最近过得好不好,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也是人之常情。也或许是他们自己遇到了什么麻烦,想着看看亲友们是否能行个方便,互帮互助一下。当然了,不乏也会有一些人存在着攀比的心态,比比自家孩子有多优秀,亲里亲戚间炫耀一下。所以啊,烦是烦了点,不如当做小时候,妈妈耳边的唠叨,听听就好,搪塞而过。用些小妙招,摆脱尴尬。
1、情景转移
给你提问的长辈家中不乏会有跟你同辈的兄弟姐妹,不管是问你工作状况、婚姻状况还是收入状况,他自己家一定相对自信,否则不会哪壶不开提哪壶,主动询问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如果被问到不方便回答的问题时,可以直接转场景,换被动为主动,如“常年在外也都是瞎忙,不像您家我表哥,工作这么多年,不声不响的就接连升职,工资肯定成倍的涨吧,他最近怎么样啊,又升了没……”
2、先发制人
如果自己在某一方面比较有优势,比如这一年刚刚结了婚、买了房、升了职,也不用非等到被提问,可以主动一点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这不是炫耀,反正一定会被提到,不如早说完早结束,还落得一个主动。
3、装傻充愣
其实有一种最简单搪塞问题的办法,就是微笑装傻。无论对方问你什么问题,就一直微微憨笑。仿佛笑中蕴藏很深的意味,但就是不明说,给对方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最终蒙混过关。
4、所问非所答
当你不愿意回复真正答案,但又不好什么都不说的时候,可以采用所答非所问的方式。问你什么时候结婚,你说最近工作很忙;问你考了多少名,你说最近又长个了;问你什么时候生孩子,你说过年回家机票超级难买……谁都不是傻子,几个回合下来,也就不好再多问什么了。
5、坦白从宽
如果应答小技巧实在发挥不出来,唯一的办法就是有问必答,而且是超额完成任务。不只是回答对方询问的问题,周边的问题也一并回答出来。比如人家问你考得怎么样,可以把真实成绩、名次排位、将来的报考计划、发展方向等等都一股脑说出来。即使成绩一般,面对如此周全的安排和计划也不乏让人竖起大拇指。
一句“为了你好”可能是我们这些晚辈最不爱听的,可这也是长辈们爱我们最直接的表达。高情商的沟通技巧,也是成熟的表现。这不比领导找你要个项目结果容易多了。在外面天不怕地不怕的孙猴子,还会惧怕了几个提问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