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财不离屋檐”这句话,其实也是和水有关的俗语,这里的水是雨水。
在农耕社会中,雨水是老百姓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种东西。
雨水滋润着庄稼,使得秋季的时候可以收获较多的粮食,保障了老百姓丰衣足食。
也正因此,雨水在古人眼中那可是上天恩赐的东西。
人们觉得雨水如果离开了自家房檐,那么就代表着今年自己家会没有钱,没有粮。
或许你会觉得这种说法有点迷信,但结合实际生活,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众所周知,古代的房子质量不一样,有钱的人能买得起砖瓦,可以盖又大又结实的房子,而没钱的人可能是用粗一些的木棍和茅草盖的房子。
对于那些茅草屋,最怕的就是下大雨,雨大的时候,雨水来不及流下来就会渗透到屋内,也就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对于这种房子,如果你家的屋檐正好在它上方,那么雨水就会流到茅草屋顶,很容易把茅草都冲掉。
一次两次三次可能没有明显的破坏,但时间越长,茅草屋顶损坏的就越严重。
一旦房顶上的茅草没有了,雨水就会直灌进屋内,不仅会打湿家中的物品,像粮食、衣物、被褥这些,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房屋漏雨,损坏房屋结构。
这对普通农家来说,损失可不小,修房子、换房顶得花不少钱,还耽误日常生活。
还有瓦片的屋顶,也会因为长期风水日晒出现裂痕。
但如果正好赶上下雨,你家屋檐流下的水流到了有裂缝的瓦片上,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颗稻草”,那就只能自认倒霉,掏钱修屋顶吧!
另外,如果你不给修理,大家都住在附近,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因为这点小事把人得罪了,在村里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所以,人们为了避免这种无妄之灾,就会在盖房的时候注意,避免自家屋顶伸到别人家房顶。
现如今,农村房屋距离比较远,这种屋檐与屋檐挨着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但这句话也提醒了我们,在自家院子盖房的时候,要注意合理布局,不要房顶压房顶。
一旦形成这种布局,低一点的房子屋顶会因为受到双重冲刷而加速损坏。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做好房顶的排水,让屋顶的坡度稍微大一些,这样就可以减少雨水堆积在房顶的时间,延长房顶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