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圆亭,从地基到宝顶,中间经历了哪几步?”
圆亭又叫圆形攒尖,可分为单檐圆形攒尖和重檐圆形攒尖。另外根据平面用柱的多少,可分为五柱、六柱、八柱、十二柱圆亭。
以下为参考梁思成先生的著作——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中的卷二十三陸柱圆亭,所做的模型解构图。
一切建筑从地而起
用砖石结构围砌而成,
用以承托上部木构架、墙体和屋面荷载的承台基座,
清制称为“台明”
圆亭台明的边沿以圆阶条石围护
表面铺以车辋形地砖
室外施以垂带踏跺进行连接
按平面柱网形式在檐柱下端设置柱顶石
以承托构架木柱,传递荷载
柱顶石之下则是以砖砌体作为承力基座,称为磉墩
檐柱为承重构件,可根据规模大小,
设置五柱、六柱、八柱、十二柱
在檐柱上端以檐枋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框架
并在柱顶安放花梁头,以承托上部檐檩
在花梁头之间施以垫板
而在花梁头上安置的搭交檐檩
便形成了屋顶的第一层圈梁
随即在檐檩之上,设置井字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