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香囊是端午特有的习俗。香囊也叫香包,制作时将多种草药研制成细末,放入袋中,有避秽浊、御疾病的功效。
一针一线绣“非遗”
香包技艺代代传
在甘肃庆阳,当地有制作香包的传统。2006年,庆阳香包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香包绣制市级传承人 张煜瑶:这个上面绣的颜色是按照之前的配色做的吗?锁边的颜色稍微要深一点,因为这些颜色都比较浅。
张煜瑶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庆阳香包绣制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眼下,她正在和绣娘们一起赶制香包订单。
香包也叫香囊,制作和佩戴香包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人们将多种草药研制成细末,放入药袋,百姓通过口鼻吸入体内,以达到避秽浊、御疾病的功效。2006年,庆阳香包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人也把它叫做“绌绌”。
一枚针、一把线、一块布,看着简单,但是,当自己上手操作时,才真切感受到“非遗”没那么简单。庆阳香包布料多用丝绸或彩布,线穗都是五颜六色的彩线,刺绣针法多达80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