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做到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怎样才能摒除杂念专心致志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5-04-14 01:05:03

如何才能做到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怎样才能摒除杂念专心致志(1)

怎么才能心无旁骛地学习?

首先,这个问题是不完整的。问题只问了一半,事情也只能做到一半。我们要看到更深层的需求,比别人多想一点,才能比别人优秀一点。

黛西提醒大家:学习效果=有效学习时间*学习状态*学习方法。

空有个好状态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更多有效学习时间和高效方法,才能有好的学习效果。

所以黛西在回答专注学习的基础上,扩充了高效学习方法,更加全面地帮大家更快提高学习效率。

那么这个问题,就可以拆解成两个答题要点:

1)怎么达到心无旁骛的状态

2)如何高效学习

在帮你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先纠正一个观念:

学习时间≠有效学习时间

什么是有效学习时间呢?它和我们认识的学习时间有什么不同,黛西来举个简单例子,一说你就明白了:

如果你去图书馆学习8小时,其实你真正学习的有效时间,只有2-3个小时,甚至更短。

因为你更多时间,都花在了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吃饭、喝水、玩手机、上厕所、发呆。

这就是学习时间和有效学习时间的区别,它们是完全不相等的!

有效学习时间,需要进入专注模式才能获得。

而专注模式需要「 自身专注力 」 「外界干扰源」,这两个内因和外因的强度配合,才能实现。

其中一个没做好,大脑就很容易切换到分散模式,直接将有效学习时间砍半

只是身体坐在那,精神不在状态,学习效果当然会不尽人意啦。

要排除【外界干扰源】,才能获得心无旁骛的状态;

要提高【自身专注力】,巧用高效办法,才能提升学习效率。

明白了这一点,我现在来回答:怎么达到心无旁骛的状态?

一、怎么达到心无旁骛的状态

(一)学习前的工作准备(准备工作做得好,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学习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决定着学习收获的多少。

我自创了【PFHM】高度专注法,能帮你快速预热学习状态,大规模避免干扰源,保证你的专注力是空前绝后的状态:

1)学习场所 P-place

在图书馆学习、在家学习、在宿舍学习,这三种学习效果是呈直线式递减的。

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意志力,在宿舍学习就是自我麻痹。宿友的游戏声、聊天声、床的召唤声,这些声音会像病毒一样,侵入你的大脑打乱你思考。

所以,如果对自己专注力没有信心的同学,还是去比较安静的地方,从外因束缚住自己。

2)情绪感知 F-feeling:

如果你刚和朋友吵架、或者刚收到你爱豆的亲笔签名,这时候如果要强制自己学习的话,相信我,你看不下多少东西的。

好好调整下情绪,深呼吸、听下轻音乐,放空15分钟大脑,让心情慢慢平静下来再说。

没有情绪问题后,进行下一道程序。

3)惯性问题 H-habit:

大部分人都是玩完手机再去学习,而刚玩完手机去学习,绝大可能性是学不进去的。

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因为大脑具有的【注意力残余现象】,我们在迅速做下一件事情时,注意力还停留在手机消遣的快感中,没办法快速切换模式。

我们需要让大脑缓冲一下,用5-15分钟,产生学习仪式感,极快将专注力提高到100%。作者:黛西巫巫

2. 播放轻音乐,1-2首歌的时间,闭上眼睛冥想一会,深呼吸放松心情,睁开眼时,注意力会十分集中。

3. 可有可无的一条,有些人喜欢学习时听歌,可以放白噪音,帮助平缓情绪。

执行完一整套【PFHM】高度专注法,你就排除全部干扰,真正进入【心无旁骛】的状态,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还记得吗,黛西再强调一遍,(敲黑板,大家记好啦~)

空有好状态是不行的:学习效果=有效学习时间*学习状态*学习方法。

有些人白天看书、晚上也看书,甚至压缩睡眠时间去学习,没有休息时间,也不会浪费时间去消遣,可是学习效果仍然不明显, 因此会很挫败。

这类人已经做到了前两样,但差最后一样【学习方法】,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想要取到高效的学习效果,好的学习状态只是辅助手段,高效学习法才是加速剂。

所以我们要解决更困难的第二个问题——如何学会高效方法。

这是重中之重,快打起精神来呀!一定要认真思考哦,对你会很有启发!千万不要捡了芝麻丢西瓜呀~

二、如何高效学习

(一)高效学习技巧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说过一句话:“良好的方法,能够让我们更好的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所以,我们与学霸之所以有差距,不是因为智力和能力,而是方法出现了大问题。

我们必须按照大脑的运转方式,使用科学方法,培养提高学习思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知道,有了高效学习方法,能用3小时的高效专注学习,远远超过你6小时分散低效的学习收获。

这些高效方法,都是我掉了很多坑后,用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一定要认真仔细看,至少能帮你提高2倍效率。

同上,我们先来纠正错误认知,再来说方法:

1)学习误区:

误区一:学习时间不是越长越好

人的精力是有限,学习效率会因精力损耗逐渐下降,当你进入了疲倦期,再继续看下去,也只会是一个现象:这知识它不进脑子啊。

这就是为什么你在图书馆学了一天,也只记住了内容的原因。

你可能会有疑惑,那有些学霸为啥怎么学都不累?其实他们能保持清醒,长时间高效学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有更科学可持续的作息。

误区二:只记内容主体,无视知识扩充

很多人学习,只是表面学习。

学习是系统化过程,知识点是相连相结合的。就像英语词缀,能组成特别多的词语一样,懂得人能看到一片森林,而其他人只能看到一棵英语树。

知识是点与点的跳脱式信息,真正懂得学习的人,会抓住其中的关联,变成结构化的东西,进行复盘。这需要用到思维导图复盘方法,后面我再详细讲。

2)交替学习(减少学习疲惫感):

学习同一学科2小时,和分别学习不同学科2小时,效果是完全不一样。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比如我们今天健身练胸,那不可能1-2小时都是胸部训练。

期间会混杂着背部、腰部耐力训练,保证胸部肌肉有一定的恢复时间。

这说明,专一练习,会阻碍技巧上的进步速度,混杂练习,能深化对每一门学科的掌握。

所以学习时学科切换,是保证大脑对学习不会有疲惫感,不断接触新知识,反而能提高学习效率。

虽然拉开学习间隔,会让我们遗忘一些知识点,时间跨度越大,忘记的内容就越多。

但这些内容,恰恰是我们最没有掌握住的东西,明白了自己的不足,才能加强巩固,把知识重新储存一次,进一步加深印象。

另外给大家个小tips:

思维和身体是一个整体,学习时能通过联想 肌肉记忆,深化知识印象。

比如:背单词试试边背边手写、学单词时,例如“squat”(下蹲),可以边蹲边背,阅读时可以用手指或笔尖辅助、做笔记时记住关键词。

这个方法, 既提高阅读专注力,还提高记忆效果哦~

现在就是你做笔记的时候啦,点个赞,以后就能在动态看到啦,很方便,不用担心找不到了~

3)刻意学习(最快的进步手段)

刚开始的学习阶段,进步最快,0到1分的过程,只要你开始做,你就进步了。

最难的是59-60分阶段,这时学习跟减肥一样,遇到了平台期。

这个阶段,你保持原来的做法已经没用了,要么再少吃一些,要么加强锻炼。如果你坚持突破了,那么体重会蹭蹭往下掉,同理,学习效率也会咻咻往上涨。

这就是刻意练习的阶段,要打破这个局面,我需了解大脑构造。

科学性分析下大脑,它分为三个区域:

1. 舒适区(最内层):熟练掌握的知识,已经滚瓜烂熟,脱口而出,学起来完全没有难度;
2. 学习区(中间层):能靠已有技能,去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3. 困难区(最外层):现在没法解决的专业性问题,属于看了答案也不懂的区域。

我们不能反复练习舒适区的内容,没有挑战性,也不能盲目克服困难区的问题,消减积极性。

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在学习区中练习,一点一点突破舒适区,将学习区变成舒适区,才能不断收集成就感,从而对学习上瘾。作者:黛西巫巫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4702775/answer/100795650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个过程,要不断根据自己掌握的内容,重新调整学习计划,慢慢增加难度,如此一来,你也可以轻轻松松变成学习高手哦!

(二)硬核支撑

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是进行上面那些持续性优化事情的前提。

就比如汽车的外表、外加功能做得再精彩绝伦,如果发动机衰弱,照样是跑不快的好车,我们的身体就是那个发动机。

文前已经提到了环境因素,所以我这里只说运动、饮食、休息三个要素。

1)运动:身体能力——体力

运动冥想可以让大脑产生新的神经元,有助于发挥神经元的潜力。

我们要提高记忆效率,就是要增加神经元之间的链接。

而进行有规律的适量运动,就能让大脑中的海马体,增加更多细胞,让我们的思维、感觉和反应,变得更加灵敏,让大脑更加聪明。

另外,适量运动可以让身体放松和通畅,精神状态更加充沛,保持健康哦~

2)饮食:精力燃料——基础

食物是身体的燃料,是保持超强精力的基础。

我们每天脑子会昏昏沉沉,觉得特别容易累,随便做点事情,都力不从心,想睡觉。

绝大可能是我们饮食出现了问题,高热量、高油、高糖、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都会让反应变慢,产生困意。

学会吃,是变牛逼的第一步。

3)休息:精神能量——专注力

不要小看睡眠,拥有好的睡眠状态,是处理和储存新信息的重要步骤。哈佛研究表明,睡了好觉的学生,比熬夜又早起的学生,学习效果好35%

不信你去仔细观察,你身边的真正学霸,从不是熬夜低头苦学的人,有好睡眠,才能有高专注力。如果你总是睡眠不足,又或者焦虑失眠,推荐一本有关睡眠的高质量好书给你,名为睡眠革命,关注我的公众号「黛西巫巫」,你就能拿到我的分享啦~它能在7天内大大提高你睡眠质量噢,黛西亲测好评!

(三)学习复盘方法

前面所说的内容,全都是在「输入」阶段,即接受知识和信息。

但看到≠记住,记住≠掌握,会学习的人,都知道「输出」的重要性,让大脑根据现有知识,产生新的信息。

美国教育专家埃德加·戴尔,也有提到过:

单纯阅读能记住的知识,最多30%左右。通过模拟实践、主动应用,记住的内容,却能高达90%左右。

学霸和普通人的差距,就是【被动学习】【主动学习】的思维差距,其实操作没有多困难,只是多了一步——回忆和复习,也就是【复盘】。

复盘是知识反馈的过程,也是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还是提升高效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

这里再分享两个我常使用的高效复盘方法给大家:

1)思维导图——结构化思维(提高效率的好方法)

大数学家华罗庚提出过一个学习方法: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

我们学习时,通过查资料、做题,来把书读厚,这是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学习的笨方法。

聪明的人,会把知识吃透之后,把知识简化成体系框架,提炼最核心技能,也就是把书读薄的过程。


如果你没有发现结构化思维的好处,我给你举个例子:

你的妈妈让你去超市买1瓶酱油、2斤苹果、10块猪肉、1包盐、3个火龙果、1把生菜、一袋火锅底料、5个鸡蛋、1瓶油、1把葱。

不经过整理的话,会记得非常混乱,买回来会缺三差两。

但梳理一下,这些信息就十分清晰:

调料类:1瓶酱油、1包盐、1瓶油、1袋火锅底料
蔬菜类:1把生菜、1把葱
水果类:2斤苹果、3个火龙果
肉禽类:10块猪肉、5个鸡蛋

这样是不是醒目多了,还能根据分类,快速按顺序购买。

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把未经加工的信息,转化为加工知识,才是我们真正吸收过的知识。

记住,任何没有经过深度思考的表面内容,都称为信息。

信息是学习最底层的东西,我们需要找到背后逻辑,经过大脑加工、理解、重塑,形成深度化的认知结构。

知识复盘,黛西强调推荐过很多次,不管工作还是学习,认真复盘都会给你带来巨大收益。

2)费曼学习法(输出倒逼输入)

这个方法的核心,就是学到的东西输入后,立马去输出。

当你看完一本书后,能不能写出读书笔记,提炼出文章的核心。

如果写不出来,就要好好思考,到底哪个地方没看懂,带着问题去看书,是最好的提升办法。

当你学了一个技术时。立马去实操一下,过一遍流程。

当你学到很杂的理论知识时,用思维导图捋顺一遍,整理好放进脑子。

最好检验学习成果的方式,是把学到的知识点,传授给别人。

像老师教课一样,如果讲到一个地方卡住了,那么对知识点不够理解,再回去学习,多次循环,直到教会他,这个过程能收获到更多更深的知识。

这些方式不仅能锻炼逻辑、谈资,还能深化思维能力,更能让知识更好留存在大脑里。

七、奖励机制

最后的最后,就是要学会犒劳自己。

人是需要被认可的,努力了这么久,如果没有激励,可是会懈怠的呀。

定期给自己一个奖励:出去大吃一顿、买件平时不肯剁手的衣服等等,给予自己肯定的力量,才有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呀。

比如我写了这么多,打得手都酸啦,如果还没有你的点赞和鼓励,我就会受挫,进入一个自我怀疑状态,思考是自己写得不够好,还是表达有误,就会大大打击了自信心呀。(说到这里你们应该明白了吧哈哈~)

总之,学习是一场持久战,没有找对方法,学起来会非常痛苦,这一点我深有感触。

如果能避开上面说的那些坑,坚持我分享的建议和方法,一定能改变你现在的处境,没准还能爱上学习,一不小心就变成学霸呢~

最后,黛西送你们四句很受用的话,希望有启发到你呀:

1、现实就是,我们拖延的,往往是让我们感到不安的事情。

2、障碍总会出现,但不要把你自己的问题全部归咎于外部因素。如果每件事都是别人的错,那就是时候好好审视一下自己了。

3、我发现了,那些最有成就的人,总能“束缚自己”。

4.无论你给自己设置多低的要求,总比放弃不做好。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