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表示,对于一些商家利用青蟹过度捆绑不正当获利的行为,贵阳市市场监管局已多次开展专项整治,并从常态化监管的角度,组织制定了《青蟹零售包装规范》贵州省地方标准。标准已于2024年12月13日批准发布,将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实施。
标准明确规定,单体捆扎物质量占比不应超过单体青蟹测定毛重(包括捆扎物的3%)的3%。也就是说,如果是1千克的青蟹,其中绳子的重量不能超过30克。
南明区市场监管局二戈寨分局工作人员 张书源:现在又到了吃螃蟹的季节,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咱们市面上常见的螃蟹的捆绑物。首先是这种非常粗的尼龙绳,这种肯定是不符合要求的,现场称了有0.06kg左右。消费者购买的时候就需要火眼金睛,如果看到这种绳子,一定要求老板换成扎带,或者是非常细的不吸水的尼龙绳。
南明区市场监管局二戈寨分局工作人员 张书源:如果在购买青蟹时,老板拒绝换绳、解绑。可以拨打12315或者12345热线向我们进行投诉,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查处。
青蟹粗绳捆绑的反复,实际上折射出运动式执法的局限性。
据了解,贵阳市市场监管局近期将启动二次整治及地方标准宣传工作,并研究跨区域联合监管方案,进一步规范螃蟹过度捆绑行为。
这场博弈的结果,不仅关乎消费者权益,更考验城市治理的智慧。
只有将“突击检查”转为“常态监管”,让“违法暴利”不敌“守信红利”,才能真正为青蟹松绑,营造风清气正的良性消费环境。
来源:百姓关注
(来源:百姓关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