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已过,又到了河道深水钓鲫鱼的时期。大概有将近两年时间,我们几位钓友长期钓深水,一是鲫鱼平均个体大点,二是中鱼后的手感好,时间长了对深水钓鲫鱼有了一点认知和体会。
深水区钓位
一、深水水体环境的基本判断
假设我们所钓水深定义为3m,从图表可以看出,春、夏、秋三季,水越深水温越低,溶氧量也越低。而到了冬季,水底温度比水表温度要高,如:冬季1m处水温3—5度,5m处水温则可以达到7—10度。
由于光照的原因,深水一般不会有水草等水生植物,浮游生物也大多集中在光照充足的水表层面。如果底部光滑平整,基本上不会存留可食物,故不是鲫鱼的理想栖息地。
但是,在炎夏或凛冬,深水的水温适合鲫鱼暂留,再加上底部结构坑洼不平,既能沉淀可食物,又可规避攻击性鱼类,那么深水便成了鲫鱼不二的选择。另外,由于水越深水的压强越大,小杂鱼甚至小鲫鱼不太适应这种水压,数量会大幅减少,纵使白条追饵,一般只有极少数会深潜到底,这样深水中大个体鲫鱼相对会多一些。
夏季水深水温溶氧关系表(手绘图)
水深四季水温对比表(手绘图)
二、深水垂钓装备的若干问题
1、钓竿的问题:假如水深为4m,4.5m的竿子基本上没法操作,一是风线太短,抛竿浮漂就缠竿稍;二是提竿浮漂就与竿子磕碰,非常容易损坏。钓深水竿子要足够长,风线大于1.5m左右才好操作。另外,钓竿的调性为37、46的软调比较合适,因为深水水压、水阻大,偏硬的竿子提竿遛鱼时容易断线。
2、浮漂的问题:深水必选吃铅量大、翻身快、立水稳的浮漂,理想的漂型是漂身细长,漂脚短的纺锤型。关于浮漂吃铅量,老钓手之间流传这样一个参考公式:吃铅量=(线经 水深)/2,例:1.5#线 4m水深/2=2.75g。用大漂可拉直主线,使钩饵快速穿越杂鱼区。
3、钓线的问题:深水鱼吃饵时讯号传递慢,似乎应该选择更细的主线才对,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主线太细双钩挂底和中鱼提竿力量稍大,主线易从竿稍、8字环处拉断。至于子线的长度,建议控制在20cm以内,一可减少讯号损失,二可加快钩饵下沉速度避开杂鱼追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