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聪明人都在谈判前"发呆"?
达芬奇说过:"呼吸是生命的艺术。"现代神经科学证实,深呼吸能直接作用于杏仁核,就像给大脑装了个刹车系统。去年哈佛大学对500名商务人士的跟踪研究发现,那些在重要谈话前做呼吸练习的人,沟通效率比其他人高出整整40%。
我有个做猎头的朋友老张,他每次面试高管候选人前都要躲进卫生间做3分钟呼吸练习。有次他告诉我,就是靠这个习惯,成功说服了某上市公司CEO接受降薪跳槽的offer。"当对方拍桌子骂人的时候,我心跳反而越来越慢,最后用平静的语气说了句'您这样的反应,让我更确定这个岗位非您莫属'"。
3种职场必备呼吸法(真人实测)- 478呼吸法(适合紧急灭火)
记得那次被甲方当着20多人质疑方案,我偷偷在桌下用右手掐左手虎口:吸气4秒-憋气7秒-呼气8秒。三组下来,后背冷汗变成暖流,最后用平稳的声音反问:"您说的痛点,其实我们在第三页用蓝字标出了解决方案" - 海浪呼吸法(适合长时间谈判)
上周帮朋友调解离婚财产分割,连续4小时唇枪舌战。每次要发火前,我就想象自己站在三亚海滩,吸气时"海浪"漫过脚踝,呼气时带走所有负面情绪。最后双方竟然握手言和,还一起吃了散伙饭。 - 咖啡香呼吸法(适合日常沟通)
跟00后下属沟通时,我会先泡杯咖啡。深深嗅闻咖啡香时吸气,端着杯子踱步时呼气。这个动作既自然又能争取思考时间。
《原则》作者达利欧在书里透露,他每次参加国会听证会前都会做"单鼻孔交替呼吸法"。我改良了个上班族版本:用手机定时器设定5分钟,右手拇指压右鼻孔,左鼻孔深吸气→换无名指压左鼻孔,右鼻孔缓慢呼气。地铁上、等电梯时都能练,坚持一个月后我发现,连老婆唠叨时都能保持微笑听完。
最近在读《非暴力沟通》,发现书中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步法,和呼吸节奏完美契合。试着在吸气时观察对方表情,呼气时体会自己情绪,往往能在第三口气时就找到双赢解法。
- 以为深呼吸就是大喘气(正确做法是腹式呼吸,可以把手放在肚脐上检测)
- 只在吵架时临时抱佛脚(建议每天早晚各练5分钟形成肌肉记忆)
- 呼吸时脑子还在想对策(专注感受气流在鼻腔的流动温度)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察的人生不值得过。"我想说,未经呼吸调节的沟通不值得做。上周同学聚会,当年最爱抬杠的老李居然变得特别善解人意,悄悄告诉我秘密就是每天上班前在车里做10分钟正念呼吸。
冷知识:人类平均每天说7000字,但真正有效的沟通往往发生在沉默的呼吸之间。就像钢琴曲里的休止符,留白处的呼吸,才是人际关系的点睛之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