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概况:从“文案天花板”到群嘲焦点,一场人设崩塌的全民围观
2025年的春天,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6》(简称《浪姐6》)贡献了开年最戏剧性的一幕:坐拥千万粉丝的旅行博主房琪,因一段“朗诵独白被剪”的争议,从“治愈系才女”跌落成全网群嘲的“戏精队长”。
事件的导火索是《浪姐6》一公舞台《珊瑚海》。房琪作为队长,拒绝队友彭小苒加入rap的提议,坚持保留自己的朗诵设计,最终演出效果平平,队友何泓姗惨遭淘汰。节目播出后,网友发现房琪在排练中频频甩锅队友、向导师“打小报告”,甚至被曝出“担心62岁叶童精力不足”的年龄歧视言论。更致命的是,她引以为傲的文案被扒出多处引用金庸诗句,原创性遭质疑;节目组力捧的“百万文案”被吐槽为“广告行货”,与往季吴梦知的水平相差甚远。
这场争议迅速发酵,#讨厌房琪#话题阅读量破3亿,网友戏称:“从前看她视频觉得清风拂山岗,现在看她甩锅只觉得血压上房梁。”
态度/观点:滤镜碎了一地,我们到底在反感什么?
1. 人设泡沫:当“温柔治愈”变成“精致利己”
房琪的走红,始于她对张含韵说的那句“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这句话被包装成她的原创金句,成为“高情商治愈系”的象征。然而,网友很快发现,这句话化用自金庸的《九阳真经》,而她后续的文案中,“爱是当你望向我时,所有星光穿透我的心脏”等华丽辞藻,也被批空洞得像“AI生成的伪文艺”。
更讽刺的是,镜头前的她越是强调“做自己就好”,节目中的她越显得拧巴:一边用“小作文”式沟通标榜真诚,一边向导师告状甩锅队友;一边担心叶童“精力不足”,一边在排练中拖延决策。这种割裂感,让观众意识到:所谓“治愈系人设”,不过是流量时代的精致面具。
2. 能力短板:自媒体女王≠职场合格者
房琪曾是普通人逆袭的标杆:三本毕业闯进央视,辞职后靠旅行视频年入千万。但《浪姐6》暴露了她的致命短板——缺乏团队协作能力。独自对镜头抒情7年的她,习惯了单打独斗,当上队长后却不会分配任务、不敢做决策,甚至用“假说唱太冒险”等话术打压队友创意。
这种“端水式领导”在职场中并不鲜见:看似温柔包容,实则回避矛盾;满口“共同成长”,实则推卸责任。观众的反感,何尝不是打工人的共鸣?——谁没遇到过“既要立人设又要甩锅”的上级?
3. 流量陷阱:捧得越高,摔得越惨
节目组对房琪的力捧,堪称“捧*”教科书:主题曲独唱、超量镜头、淘汰豁免……但过度倾斜的资源反而激怒观众。当她在三公垫底却晋级时,网友直言:“资本喂的饭,观众咽不下。”
这背后是综艺行业的畸形逻辑:话题>实力,人设>真实。节目组通过剪辑制造“彭小苒轧戏不配合”的假象,却遭何泓姗晒时间线打脸;房琪的朗诵独白被剪,也被质疑是“保护皇族”的操作。当观众发现“女性互助”竟是剧本演绎,信任崩塌便无可挽回。
结尾:撕开滤镜,才能看见真正的光
房琪的翻车,看似是个人危机,实则是整个流量时代的缩影。我们反感的不只是她的“双面人设”,更是被资本和算法操纵的虚假叙事——用金句堆砌鸡汤,用剪辑伪造矛盾,用热搜绑架审美。
但这场争议也让我们看到希望:观众不再为“伪精致”买单。彭小苒直播清唱rap获赞、叶童硬刚年龄歧视圈粉,恰恰证明——真实的力量远比滤镜持久。
或许,房琪该听听自己曾写下的那句话:“这世界很喧嚣,做你自己就好。”只是这一次,请先摘下面具,直面真实的自己。
今日互动:你如何看待网红人设与真实性格的割裂?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