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楠楠老师,点击右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有趣的科学实验,学习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
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也称作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北方叫做“冰尜(gá)”或“打老牛”。
玩时可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直立旋转。或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
传统古陀螺大致是木或铁制的倒圆锥形,玩法是用鞭子劈。现代已有用发射器发射的陀螺。当然,还有一些“手捻陀螺”十分普及。
陀螺玩法别致,且老少皆宜,曾风靡过全世界,而中国是陀螺的老家。
今天和我们的小小科学家们制作一个特别的陀螺——竹签陀螺,并一起探究竹签陀螺的奥秘。
我们玩不倒翁时,发现不管如何推动不倒翁,它总是摇摇晃晃的,始终不倒,就如同我们的竹签陀螺一样,好像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把它从跌倒的边缘拉回来,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几个实验了解一下。
实验(1)
准备一个易拉罐,把易拉罐斜着放在桌子上,发现易拉罐马上就倒了,接着往易拉罐里倒入三分之二的水,斜着放在桌子上,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原理: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易拉罐倒入三分之二的水后,能稳稳地斜立在桌子上,这是因为易拉罐空着的时候,重心比较高,很难保持平衡,倒入三分之一的水后,易拉罐的重心就转移到了下面,就能斜着立在桌面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