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父母都真诚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好,所以很多父母不厌其烦的巴拉巴拉讲一堆大道理,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少走弯路,避免踏入当年自己踩过的坑!
我觉得这些父母说的话,提的建议已经超越了助人为乐的诚心,他们把孩子看的比自己还重要,所以讲的话肯定是至诚至善的!
但是对于家长们苦口婆心的教导,没有几个孩子能够真心听的进入,即便听进去了,能根据父母的建议而有所改变的更是凤毛麟角!
所以,改变一个人真的很困难,即便是孩子的父母,极尽真诚的为了孩子好,想改变孩子身上的不足也很困难。
更不要说夫妻之间、朋友之前、同事之间、上下级领导员工之间,以及销售和客户之间啦,想要让对方听自己的而有所改变真的太困难啦!
记得有一次,公司领导跟我说“现在公司业绩一直上不去,好多同事工作积极性也不高,你回来帮我想想,做个薪酬激励方案,激励下大伙”。
后来我用了2周的时间做了一个薪酬激励方案,满心欢喜的认为老板会采纳执行,因为这个方案确实是我用心花了很多心血做的,期间也查了很多资料,并且我做的方案,采用的是利润分享机制,在于把员工和公司利益绑定,上下同欲,大家同心同德,超额完成的利润,员工能够参与分配,这样员工积极性会更高,会更有动力给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
相当于之前公司能做个100斤的大蛋糕,拿出10斤给员工分;通过超额利润分享机制设定,超额部分拿出40%给员工分,也就是员工把之前100斤的大蛋糕做到1100斤,员工能分400斤,公司还剩600多斤,公司比之前能多出500斤,能够增长5倍利润。
公司和员工都能受益,我心想老板肯定能够赞同执行。
但是没想到,公司领到说,这么分配不科学,公司成本高,要分这么多利润给员工,之前销售人员给的提成还不够多吗?
后来这个方案也就不了了之,也没有推行。然后我在想,领导怎么这样呢,拿未来员工帮公司多赚的钱激励员工现在好好干多创造,这样公司也能多盈利,为什么老板却不愿意呢?就是觉得员工会赚的多心理不平衡吗?真的是太没格局了吧?!
但孔夫子教导我们说“事有不成,反求诸己”,那这个薪酬制度我做好了,跟领导说了,但是领导却没有改变领导行动,这件事没有推行成功,我不能总想着是领导的问题,如果我把什么事都归咎于外部原因的话,就永远也不会成功。所以我要反思,是不是我哪里出了问题!
我明明是好心、做的方案对公司、对老板、对其他员工也都有利,但是却没有得到老板的赞同执行,这是为什么呢?我应该如何调整才能改变他人呢?我应该如何做才能得到他人的支持并按照我的想法来激励推行呢?
后来我读到《庄子-人世间》这篇古文,才了悟到,要想说服改变一个人固执己见的人,光有一颗助人为乐的诚心、热心、善心是不够的!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一个固执己见的人呢?
起码需要做到以下3点:
1、“心斋之境”弃除名利之心,心境达到虚空清净无为之境,不被外境物欲左右干扰。说服改变他人,要发心纯正,没有私心杂念!
2、要言行一致、言传身教,去感染、去引领、去以身作则,想让他人行动,自己要先做到,自己有成功案例。言行一致才能获得信任!
3、站在对方的角度,付诸利益,根据不同的人喜好,以他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去慢慢改变他人,做到润物细无声。
《庄子人世间》 中3个故事
1、孔子劝阻颜回不能去卫国当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