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想办法吸引听众注意力
说话并不是说出来就完事了,要确保别人把我们的话听进心里去,说话才算成功。
内向者在发言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注意细节而忽略逻辑性。所以发言之前列提纲,或者想一想自己发言的主旨是什么。
同时因为内向着发言的时候容易恐惧,往往会忽略发言的的方式。西尔维亚.洛肯博士认为发言的时候保持良好的说话状态,使用简单的短句,在句子的末端以向下的语调来结尾,这样做不仅可以将语句表达清楚,还能将其中的意义彰显出来。
在发言的过程中音量,语速和目光接触也很重要,发言时要与会场里的的决策者多有些目光接触,借此来赢得对方的关注与信任。
如果你还是太过紧张,你可以只凝视某一个同事,当做是和他的一次单独交谈,这样也可以让自己安心一些。
3、为自己争取发言时间
对于性格内向的人来说,开会的时候,往往发言时间和那些爱说的同事比起来是比较少的。机会少,时间少,领导自然不会记得你。
要知道发言时间有时候就决定着一个人在团队中的权利和价值,要不领导怎么经常说那么长呢?
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有地位的人可以随意离题,发散思维,而没有地位的说几句就容易被人打断,而且发言也只会得到很少的回应。
内向的人往往缺乏地位意识,遇到别人能说的时候,恨不得自己躲起来,被领导不看好也就很正常了。
所以开会的时候需要多为自己争取发言时间,如果自己不善于长篇大论,可以多争取几次发言机会来平衡。
发言的时候要多关注会议层级最高的人,要知道你发表意见就是为了说服他才对。所以即便和你发生争执的是和你同级的同事,在会上发言的时候也要注意那个层级最高的人,要知道让他相信你说比说服你的同事更重要。
4、学会应对违反交流规则的情况
内向的人容易恐惧争论,期待绝对公平,但是现实往往不是这么回事。
有些人很容易抓住机会来攻击内向的人,他们知道你没带着嘴,踩你最容易彰显他们。所以在你发言的时候,他们就容易中途打断,或者进行人身攻击。
偏偏这样的情况很容易让内向的人感觉压力倍增,甚至举手无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急救箱”。
5、会前结盟,确保成果
小雪曾经跟我抱怨,他们单位开会选先进,往往都是事先内定的,领导会问问大家今年选谁,然后通知那几个人给谁投票。这让她对这种会议特别反感,恨不得开会之前请假。
事先拉选票其实很常见。很多时候人们会在决议之前就开始找自己的小团体,以便确保自己的成功。
如果事关某些决议,往往开会之前,决议就已经达成了。这算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潜规则,所以开会之前事先筹谋还是很有必要的。
更何况对于内向的人而言,针对个体的沟通会比多人沟通更简单,这样更有利于拥有安全感,并且对事情可以有预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