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家长如何摆正心态,小班家长助教活动方案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5-04-15 12:06:48

9月1日,中小幼学校开学,一些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在开启校园集体生活后,面对新的环境,会产生压抑、恐慌、焦躁、不安等心理不适,一听到要去上学就哭闹“我不要去幼儿园”,这种因与新环境不相适应而产生的情绪问题,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幼儿分离性焦虑”,即“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不仅是孩子,一些家长也会出现“分离焦虑”,整日神经紧绷。松江区心理学科首席教师、松江区教育学院德研室副主任宋美霞提醒广大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缓解“分离焦虑”。

宋美霞指出,家长想要帮助孩子应对入园焦虑,首先要减少自身的“分离焦虑”,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应该信任幼儿园和老师能够照顾好孩子,多和老师沟通,做好家园合作,不让自己的过度担心和焦虑影响到孩子。家长要知道,孩子以家长为榜样,如果家长看起来沉着冷静,也会帮助孩子减轻内心的焦虑和恐惧。家长要接纳孩子出现的焦虑情绪和适应问题,可进行适当的安抚,耐心地和孩子讲道理,适当给予孩子鼓励和奖励。家长可以通过积极暗示,帮助孩子减轻对新环境的排斥和恐惧,告诉孩子:“幼儿园里有许多玩具,还有许多小朋友可以和你一起做游戏。”让孩子感觉到,幼儿园是美好的地方,逐步建立对幼儿园的兴趣。

另外,家长还可以利用绘本故事熟悉幼儿园生活。很多以“幼儿园入学心理准备”为主题的绘本,比如《我爱幼儿园》《幼儿园里交朋友》《幼儿园的一天》《妈妈去上幼儿园》《幼儿园里我不哭》等,都以孩子的视角,描绘了初入幼儿园的种种场景和孩子们可能遇到的困惑,包括离开父母、吃饭、睡觉等。绘本故事在帮助孩子了解熟悉幼儿园生活的同时,也有助于缓解他们内心由于未知和陌生带来的紧张和焦虑感。

家长还要帮助孩子积极调整生活习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尽可能帮助孩子形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如按时洗漱、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等。同时,也要注意给孩子更多自我锻炼的机会,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如让孩子自己吃饭、穿脱衣服、如厕等。

■文 陈燕

■栏目责编 沈莉娜

■栏目主编 代启应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