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女也》系列
不久前,我们来到北京冯昱的家中
畅聊了一次,她说:
“我其实没有找到一个标准答案。
30岁到40岁,它只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阶段,
如果不去贴标签,
我们反而可以更加自由地去选择,去生活。”
冯昱在家中,这里也是她的“工作室”
见到冯昱本人,她果然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是个典型的北京大妞儿。短发、干练、不拘小节,采访的时候直接盘腿坐在了沙发上,一副老朋友模样。
无法想象,就在五年前,她焦虑,低落,丧到出不了门。“有段时间,每天一睁眼,就会觉得有几块黑色的大石头直接压向自己。”
人到中年,该何去何从?从对现实生活感到困惑,到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质疑,在冯昱的脑袋里,无数个问题像跑马灯一样在循环转动。“我知道自己想得太多,但那些问题嗖嗖地往你脑袋里钻,无法控制。现在回想起来,应该就是抑郁了。”
那个曾经被朋友称为“能量球”的冯昱,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迷失在自家的沙发上,动弹不得。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得做点儿什么。”就在那根弦即将崩断的前夕,冯昱想到了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