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让人喜欢的话,做受人欢迎的人。让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下一个主角就是你。大家好,我是月涵。欢迎大家收看我的第二十六期节目——怎样通过说话来练就自己的气场。
在《韩非子》这本书当中,有一句名言是“径省其说,则以为不智而拙之;米盐博辩,则以为多而交之;略事陈意,则曰怯懦而不尽;虚事广肆,则曰草野而倨侮。此说之难,不可不知也。”意思是说说话直截了当,就被认为是不聪明而笨拙;谈话琐碎详尽,就被认为是罗嗦而冗长;简略陈述意见,就被认为是怯懦而不敢尽言;说话做事空泛放任,就被认为是粗野而不懂礼貌。这些进说的困难,是不能不知道的。而这些呢,跟一个人的说话气场是直接挂钩的。说话有气场,才能给人一种威信力。总体而言,我认为要做的是内修“三气”,外提“四力”。
{!-- PGC_COLUMN --}先说三气,分别是正气、胆气和底气。
第一、正气。
古语当中讲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其中的“道”就是我要说的正气,毕竟一身正气,才能两袖清风。有的正气,别人才会向你靠拢,趋向你。
第二、胆气。
说起胆气,让我想起来了站在万人讲台上的演说家们。我想,能够一下子面对那么多人,不怯场的人,不在多数。除了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有这个胆量的话,就是真正肚子里面有墨水的人才能有如此的胆量。
第三、底气。
我们常说“底气十足”这个词语,指的是一个人说话做事都非常有把握。也就是脚下站得稳,才能扎得深、立得住。
再说四力,分别是执行力、亲和力、洞察力和感召力。
第一、执行力。 第二、亲和力。
说白了,就是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诚心诚意,缩小彼此之间的距离感。
第三,洞察力。
这点就需要我们能够有一个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及时地观察对方的神态,从而改变自己的交流方式,更贴近于对方。
第四,感召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上学的时候你可能遇到过让学生昏昏欲睡的老师,讲课比催眠曲更有效果,也遇到过能够让班级里最淘气的那个学生安静下来听课的老师。我认为出现这两种情况,就跟一个人讲话的感染力是很有关系的。
我们会发现,有感染力的演讲和说话,除了极具逻辑性,声音的声调、节奏总是能直击人心。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大家一定耳熟能详了吧,尽管他带有黑人口音,也称不上一个帅气高大的年轻小伙子,他的讲话却获得全场的沸腾,在演讲期间,他总共重复了9遍“ have a dream”,仔细听,你会发现每一遍的语音语句都有所不同,有的时候高亢,有的时候低沉,但每次后面都会跟着些许的停顿。这就我们常说的抑扬顿挫。
每个人的声线都是不同的,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声音的产生,但是我们的情绪、我们的状态可以影响我们说话的效果。所以,自信、真诚,再多加注意一些语调、肢体语言表达,你也可以成为一个气场强大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