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句励志语录经典句子诗词: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2025-04-02 20:29广东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关注
—【01】—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杜荀鹤《小松》
杜荀鹤写松,写的是人心。
幼松生于荒径,枝叶未展时,不过草芥之姿,世人匆匆一瞥,只当是凡木。
待它破云而上,枝叶参天,方有人惊觉其凌云之志,仰首称叹。
可那松早已沉默多年,根须深埋岩隙,风雨自饮,霜雪自渡。
想起旧时文人,寒窗十载无人问,一朝登科天下知。
世人总爱追逐结果的光华,却不肯俯身细看耕耘的孤影。
钱钟书闭门著书时,谁曾料想《围城》会成传世之作?
他只管埋首纸堆,如幼松蓄势,不闻窗外喧嚣。
待枝繁叶茂之日,赞誉如潮涌来,他却淡淡一笑,依旧守着半卷残书、一盏孤灯。
原来真正的气象,从不需他人丈量,静默生长,便是对光阴最好的应答。
—【02】—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浪淘沙》
淘金人,躬身河畔,筛沙沥水,千遍万遍,指尖磨出血痕,眼中却凝着不灭的光。
世人只见金粒璀璨,却不见泥沙裹挟时,那粒金也曾黯淡如尘。
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淘洗?
少年时总嫌岁月冗长,中年后方懂,每一道坎坷皆是命运的筛网。
张骞出使西域,荒漠中跋涉十三年,驼铃摇碎星辰,风沙蚀尽华发,终换得丝路贯通;
玄奘西行取经,九死一生,却将佛光撒向中原。
苦难如浪,有人沉沦,有人却将苦难淘成珍珠。
待到暮年回首,方知最苦处,恰是金辉初绽时。
—【03】—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苔》
袁枚怜苔,怜的是众生皆有的倔强。
墙角檐下,阴湿之地,苔花蜷缩如米粒,无蜂蝶顾盼,无日光垂怜,却偏要昂首,将一星苍白绽成满庭清艳。
牡丹开在洛阳名园,万人争睹;苔花开在无人幽处,只为成全自己。
想起敦煌莫高窟的画匠,千年风沙中,他们伏在洞窟深处,一笔一划描摹飞天衣袂。
无人知晓他们的姓名,壁画却让后世惊鸿一瞥。
草木有本心,人亦如是。
市井巷陌的卖花翁,寒窑苦读的书生,晨起扫街的老妪……
生如苔花,未必惊天动地,但那一份向光而生的心气,已足够让岁月动容。
—【04】—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郑燮《竹石》
画竹,画的是骨气。
瘦竹生于岩缝,根须咬住嶙峋山石,任狂风撕扯,暴雨冲刷,始终挺直脊梁。
世人赞它坚韧,却不知那份“咬定”,是宁可折断也不肯屈膝的孤傲。
东坡贬谪黄州,垦荒东坡,自号“居士”。
茅屋漏雨,他便在雨中写“一蓑烟雨任平生”;饥寒交迫,却笑言“长江绕郭知鱼美”。
竹立破岩,人立逆境,皆需一份“不放松”的执念。
所谓风骨,不过是明知山有虎,仍向虎山行的痴气;
是万千人退却时,独自站成一座青山的决绝。
—【05】—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
梅枝遒劲,花瓣淡如烟痕,不施朱粉,不争春色,只以墨香沁人。
世人多爱繁花似锦,他却偏要褪尽浮华,留一缕清气在人间。
陶渊明归隐南山,种菊饮酒,友人劝他出仕,他提笔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名利场中,多的是金玉其外者,他却甘愿做一株墨梅,守拙藏真。
真正的风雅,从不在他人唇齿间,而在独对明月时,心底那一汪澄澈。
正如梅香,无需东风送远,自有清气漫过千秋。
—【06】—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董必武《题赠送中学生》
以舟喻志,写尽人世逆旅的艰辛。
江水滔滔,舟行逆流,稍一松篙,便退却千寻。
那撑船人弓背咬牙,额角青筋暴起,手中竹篙如铁铸一般,一寸寸刺破浪涛。
旁人只见舟行缓慢,却不知每一寸前行,皆是筋骨与意志的较量。
昔年张謇兴办实业,在闭塞之世独辟蹊径。
时人讥他迂阔,官府阻他步履,他却如逆水行舟者,以心血为篙,以信念为帆。
纱厂初立时,机器轰鸣如泣,他立于车间,满身棉絮,眼中却映着民族工业的星火。
逆流而上者,从无捷径,唯有一篙紧似一篙,方能在时代的激流中,刻下不退的痕。
—【07】—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王禹偁《官舍竹》
官舍庭前,翠竹萧萧,春日百花斗艳时,它默然垂叶;
待到霜雪覆地,万木凋零,方挺一身劲节,与寒风对语。
世人多慕桃李之夭夭,却少有人懂,竹的傲骨原在寂寞处生根。
范仲淹戍边西北,帐外黄沙蔽日,帐内孤灯如豆。
同僚争相献媚权贵,他却独坐案前,写“先天下之忧而忧”。
京都繁花似锦,边塞苦寒如狱,他如官舍竹一般,不争春色,只守冰心。
后来《岳阳楼记》流传千古,人们方知,真正的风姿,从不在喧闹处招摇,而在岁寒时,那一抹苍翠的孤影。
—【08】—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杜甫《戏为六绝》
前人笔墨如山,后人仰之弥高,若只知匍匐摹写,不敢越雷池半步,又何来新章?
诗圣笔下,既有对先贤的敬畏,更有对窠臼的警醒;传承若成枷锁,便是对风骨最大的辜负。
宋人米芾习字,初时遍临晋唐碑帖,几可乱真。
然他中年后突将旧帖尽焚,自创“刷字”,笔走龙蛇,如剑破长空。
时人骂他离经叛道,他却笑言:“若不能以我手写我心,与抄书匠何异?”
江河奔涌,后浪推前浪,真正的敬意,从不在亦步亦趋,而在接过炬火后,照亮前人未至之境。
—【09】—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李白《侠客行》
剑光映月,马蹄踏霜,纵使血染荒丘,也要留一缕肝胆香。
世人谓侠者痴狂,却不知那份“不惭”,是生如流星划过,死亦不负苍穹的坦荡。
文天祥就义前,狱中壁上墨痕未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刑场上,他南向而拜,从容饮刃。
血浸黄土时,围观者中有啜泣,有叹息,亦有孩童懵懂拾起一片碎骨,问:“此香否?”
千年后,西湖畔的松柏犹带侠气,风过时簌簌作响,仿佛在答:香彻乾坤者,从不在皮囊,而在那一把未曾折曲的脊梁。
—【10】—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白发可染霜雪,心智不可蒙尘;困顿能销金玉,气节不可坠泥。
世人多以“老”“穷”为囹圄,他却将暮年与寒微,皆化作青云之阶。
左宗棠花甲之年抬棺西征,千里戈壁,驼铃摇碎斜阳。
幕僚劝他保重残躯,他反大笑:“廉颇七十尚能饭,吾辈岂可作檐下雀!”
大军过处,杨柳渐绿,后人称“左公柳”。
原来志气若在,白发便是旌旗,褴褛亦成战甲。
待他日回望,平生最灼目的光华,恰是绝境中那一声不曾低头的长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