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打动我的钩织作品,希望同样可以打动你,给你带去美的享受和手工制作的快乐!
色彩魅力
雏菊女孩玩偶的色彩搭配十分丰富且协调,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肤色部分选用了接近真人肤色的毛线,如同春日里刚冒出的新芽,透着自然的柔和与温暖。驼色的连衣裙,恰似秋天的落叶,给人一种质朴、温馨的感觉。棕色的头发就像浓郁的巧克力,充满质感。白色的袜子、围裙和衣领,犹如冬日的初雪,纯洁无瑕。土橙色的鞋子,好似熟透的橙子,充满活力。银绿色的帽子和驼色的雏菊花相互映衬,仿佛将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韵味融合在了一起,每一种颜色都恰到好处,让玩偶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功能特性
这款玩偶主要作为装饰品和陪伴玩具。摆放在家中的书架、窗台或卧室,它能瞬间点亮空间,为家居环境增添一份温馨与童趣。对于小朋友来说,它还是一个贴心的玩伴,柔软的质地和可爱的模样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陪伴孩子度过欢乐的时光,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材质特色
虽然文档中未明确提及毛线材质,但常见的钩织玩偶毛线多为腈纶线或棉线。腈纶线色彩鲜艳、不易褪色,能让玩偶长久保持亮丽的外观;棉线则柔软亲肤,对小朋友的皮肤比较友好,不会引起过敏等不适反应,保证了玩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适宜季节和人群
从季节上看,它不受季节限制,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都能为人们带来温暖和欢乐。从适用人群来说,它非常适合儿童,能满足孩子们对可爱玩偶的喜爱,是孩子们童年的好伙伴。同时,也适合钩织爱好者,在制作过程中享受手工带来的乐趣,还可以将成品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传递温暖与心意。
使用和搭配
作为装饰品,雏菊女孩玩偶可以和各种家居风格相搭配。在简约风格的房间里,它能成为视觉焦点,为空间增添一份灵动;在田园风格的环境中,它又能与周围的自然元素相得益彰,营造出温馨的氛围。如果作为礼物,可以搭配一些小卡片、鲜花或其他小饰品,让礼物更加精美。
钩编方法和技巧
制作雏菊女孩玩偶运用了多种钩针技巧。在钩织身体各部位时,通过不同针法的组合来塑造形状。例如,头部起针时环起6针短针,之后通过短针加针(如R2的6V )使头部逐渐变大,到合适尺寸后又用短针减针(如R18的(4X, A, 5X)*6 )来调整形状,使头部更加圆润可爱。在连衣裙的钩织中,锁针(CH)用于起针和连接不同部分,短针(X)、长针(T)、中长针(F)等针法相互配合,构建出裙子的形状和花样。像R2 - R7通过不同针法的加针操作,让裙子逐渐变大,形成自然的褶皱效果。不同针法的巧妙运用,让玩偶的各个部分栩栩如生。
钩织难度和等级
从提供的图解来看,雏菊女孩玩偶的钩织难度属于中等。它需要制作者掌握基本的钩针针法,如短针、锁针、长针、中长针、加针、减针等,并且要能理解和按照复杂的图解进行多部件的组合钩织。对于有一定钩织基础,熟悉针法操作和简单花样钩织的人来说,只要认真研究图解和说明,耐心制作,就能完成这个作品。但对于初学者而言,可能需要先熟练掌握基础针法,再逐步尝试制作。
雏菊女孩玩偶凭借丰富的色彩、可爱的造型、实用的功能以及独特的钩编工艺,成为了一件极具魅力的手工钩织作品。它不仅能为生活增添色彩,还能在制作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带来满满的成就感。无论是作为装饰品点缀生活,还是作为礼物传递情感,都能给人带来无尽的欢乐和温暖。
图解来源网络,整理存解自用。
步骤和说明:
● 腿部(左右腿):
◊ 右腿:螺旋钩
R1: CH8, 倒2回钩V, 5X, 【4X】, 5X, V【18】
R2: 2V, 5X, 4V, 5X, 2V【26】
R3: 9X, (X, V)*4, 9X【30】
R4: BLO 30X【30】
R5: 30X【30】
R6: 9X, (X, A)*4, 9X【26】
R7: 7X, (A, X)*4, 7X【22】
R8: 5X, (X, A)*4, 5X【14】
R9: 3X, (A, X)*4, 3X【10】
R10 - R11: 14X【14】,脚中加入定型条,末端弯曲
R12: V, 13X【15】
R13 - R14: 15X【15】
R15: X, V, 13X【16】
R16 - R17: 16X【16】
R18: 2X, V, 13X【17】
R19 - R20: 17X【17】
R21: 3X, V, 13X【18】
R22: 换肤色BLO 4X, V, 13X【19】
R23 - R28: 19X【19】
R29: X, 3A, 12X【16】
R30: 8X, 6V, 2X【22】
R31: X, A, X, A, 14X, A【19】
R32: X, V, 3X, V, (2X, A)*3, X【18】
R33: 3X, V, 14X【19】
R34: 19X【19】
R35: 3X, V, 15X【20】
R36: 20X【20】
R37: 4X, V, 15X【21】
R38: 21X【21】
R39: 5X, V, 15X【22】
R40: 6X, V, 15X【23】
R41: 23X【23】
R42: 7X, V, 15X【24】
R43: 24X【24】
R44: 8X, V, 15X【25】
R45: 25X【25】
R46: 9X, V, 15X【26】
R47 - R50: 26X【26】
R51: 15X【15】
◊ 左腿:白色,螺旋钩,R1 - R50同右腿,R51: 2X【2】
● 身体:用2CH连接两腿
R52:白色26X 2X 26X 2X【56】
R53 - R55: 56X【56】
R56: (3X, A, 2X)*8【48】
R57: (4X, A)*8【40】
R58: 40X【40】
R59: (4X, A, 4X)*4【36】
R60: (7X, A)*4【32】
R61:换肤色BLO 32X【32】
R62 - R73: 32X【32】
● 手臂(左右手臂):不填充,加入定型条
R74: 9X, 11X(手臂), 16X, 11X(手臂), 7X【54】
R75 - R76: 54X【54】
R77: 7X, A, 11X, A, 12X, A, 11X, A, 5X【50】
R78: 6X, A, 11X, A, 10X, A, 11X, A, 4X【46】
R79: (5X, A)*3, 6X, A, (5X, A)*2, 3X【40】
R80: (3X, A)*8【32】
R81: (X, A, X)*8【24】
R82: (4X, A)*4【20】
R83: (2X, A, X)*4【16】
R84: (X, A, X)*4【12】
R85: 12X【12】
R86: (4X, A)*2【10】
R87 - R95: 10X【10】
● 头部:肤色,螺旋钩
R1:环起6X【6】
R2: 6V【12】
R3: (X, V)*6【18】
R4: (X, V, X)*6【24】
R5: (3X, V)*6【30】
R6: (4X, V)*6【36】
R7: (5X, V)*6【42】
R8: (3X, V, 3X)*6【48】
R9: (7X, V)*6【54】
R10: (4X, V, 4X)*6【60】
R11: (9X, V)*6【66】
R12 - R17: 66X【66】
R18: (4X, A, 5X)*6【60】
R19 - R20: 60X【60】
R21: (8X, A)*2, 40X【58】
R22: 58X【58】
R23: 6X, (V, X)*3, 3X, (X, V)*3, 6X, (2X, A, X)*6, X【58】
眼睛在R21和R22之间,第一只眼睛安装在R21的第8针和第9针之间,第二只眼睛安装在R21的第17针和第18针之间,两眼间隔9针目。
R24: 6X, (V, X)*4, 5X, (X, V)*4, 6X, (X, A)*8, X【58】
R25 - R27: 58X【58】
R28: 6X, (A, X)*4, 5X, (X, A)*4, 6X, 17X【50】
R29: X, (3X, A, 3X)*6, X【44】
R30: 2X, (2X, A, X)*8, 2X【36】
R31: (2X, A, 2X)*6【30】
R32: (2X, A, X)*6【24】
填充头部
R33: (X, A, X)*6【18】
R34: (X, A)*6【12】
R35: BLO 12X【12】
R36 - R39: 12X【12】,把最后几圈推进头部里
● 耳朵(x2):肤色
环起T, 4F, T,留长线缝合在头部两侧R21和R23之间,和眼睛间隔6针
● 头发:棕色,螺旋钩,建议宽松钩织
R1:环起6X【6】
R2: 6V【12】
R3: (X, V)*6【18】
R4: (2X, V)*6【24】
R5: FLO (3X, V)*2, (3X, V)*4【30】
下面开始钩发条:
◊ 第一层在R5上钩织(共30条)
S1: CH27, 倒2回钩2X, 24T, 下一针SL【26】
S2: CH25, 倒2回钩2X, 22T, 下一针SL【24】
S3: CH19, 倒2回钩2X, 16T, 下一针SL【18】
S4: CH15, 倒2回钩2X, 12T, 下一针SL【14】
S5: CH14, 倒2回钩2X, 11T, 下一针SL【13】
S6 - S7: CH13, 倒2回钩2X, 10T, 下一针SL【12】
S8: CH14, 倒2回钩2X, 11T, 下一针SL【13】
S9: CH15, 倒2回钩2X, 12T, 下一针SL【14】
S10: CH19, 倒2回钩2X, 16T, 下一针SL【18】
S11: CH25, 倒2回钩2X, 22T, 下一针SL【24】
S12: CH27, 倒2回钩2X, 24T, 下一针SL【26】
◊ 第二层在R4的BLO上钩织(共6条)
S13 - S34(部分数据缺失,假设为S13 - S30: CH28, 倒2回钩2X, 25T, 下一针SL【27】 )
S31 - S32: CH30, 倒2回钩2X, 27T, 下一针SL【29】
S33: CH31, 倒2回钩2X, 28T, 空二针SL【30】
S34 - S36(部分数据缺失,假设为S34 - S36: CH80, 倒2回钩59SL, 20T, 下一针SL【79】 )
头发反面朝上黏贴在头上,S1 - S12作为前面的刘海,S15, S36和S14, S35和S13, S34一起编成辫子,用同色线捆绑在一起
● 连衣裙:驼色,片钩
R1: CH19, 倒2回钩18X, CH翻转
R2: FLO(X, V)*9, CH翻转【27】
R3: (2X, V)*9, CH翻转【36】
R4: FLO (3X, V)*9, CH翻转【45】
R5: 45X, CH翻转【45】
R6: FLO (2X, V, 2X)*9, CH翻转【54】
R7: (4X, V, 4X)*6, CH翻转【60】
R8: FLO 60X, CH翻转【60】
R9: 60X, CH翻转【60】
R10: FLO 8X, CH3, K14, 16X, CH3, K14, 8X, CH翻转【38】
R11: 38X, CH翻转【38】
R12: FLO 38X, CH翻转【38】
R13: 38X, CH翻转【38】
R14: FLO 38X, CH翻转【38】
R15: 38X, CH翻转【38】
R16: FLO 38X, CH翻转【38】
R17: 38X, CH翻转【38】
R18: FLO 38X, CH翻转【38】
R19: 2F, 3T, 8X, 3T, 2F, 2FV, 2F, 3T, 8X, 3T, 2F, 2CH翻转【40】
R20: (BLO FW, FLO F)20, 2CH翻转【80】
R21: 80F, 2CH翻转【80】
R22: FLO 80F, 2CH翻转【80】
R23: 80F, 2CH翻转【80】
R24: BLO 80F【80】
下面开始圈钩
R25: 80F【80】
R26: BLO 80F【80】
R27: 80F【80】
- R28*: (10F, FV)*4【84】
- R29*: 84F【84】
- R30*: ([X, 3CH], K1)*42, SL【169】
- 注:【】为同一针目
- 左袖子:驼色,引拔圈钩
- R1: 3X, X, (BLO 14X), X【19】
- R2: 19X【19】
- R3: BLO 19X【19】
- R4: 48F, 2CH翻转
- R5: FLO 48F, 2CH翻转
- R6: 48F, 2CH翻转
- R7: FLO 48F, 2CH翻转
- R8: 48F, 2CH翻转
- R9: FLO 48F, CH翻转
- R10: [X, CH3, K1]*23, K1,断线
- 白色线在R4的FLO上钩织【SL, 2CH】*1【57】
- R5: 换白色BLO (V, X)*9, V【29】
- R6: 29X【29】
- R7: BLO 29X【29】
- R8: 29X【29】
- R9: BLO 29X【29】
- R10: 29X【29】
- R11: BLO 29X【29】
- R12: 29X【29】
- R13: BLO 29X【29】
- R14: (A, X)*9, A【19】
- R15: BLO (4X, A)*3, X【16】
- R16: 16X【16】
- R17: BLO [2CH, F, CH, F], [F, CH, F]*15【50】,注:【】为同一针目,断线
- 右袖子:驼色,引拔圈钩
- R1: X, (BLO 14X), X, 3X【19】
- R2 - R17:同左袖子
- 围裙带子:奶白色
- CH30,加入围裙第一行钩织:24X, CH31, 倒2回钩30SL, 24SL, 30SL,断线
- 衣领:白色
- 在R3的BLO上钩织 (F, FV)*7, E, EV, [E, 4CH, SL], 2SL, [SL, 4CH, E], EV, E, (FV, F)*7【62】,注:【】为同一针目
- 围裙口袋(X2):奶白色,片钩
- R1: CH12, 倒2回钩11X, CH翻转
- R2: FLO 11X, CH翻转
- R3: 11X, CH翻转
- R4: FLO 11X, CH翻转【11】
- R5: 11X, CH翻转
- R6: FLO 11X, CH翻转
- R7: 11X【11】,继续延边缘钩织6X, V, 9X, V, 6X,留长线缝合在围裙R4 - R7两侧
- 围裙:奶白色,片钩
- R1: CH25, 倒2回钩24X,CH翻转【24】
- R2: (BLO FW, FLO F)*12, 2CH翻转【48】
- R3: FLO 48F, 2CH翻转【48】
- 蝴蝶结(X2):紫罗兰
- R1:环起[2CH, 2F, 2CH, SL, 2CH, 2F, 2CH, SL]【14】,留长线缝合在口袋上
- 紫罗兰色在围裙R8 - R9之间钩织48SL
- 鞋子(X2):土橙色,螺旋钩,引拔钩
- R1: CH9, 倒2回钩V, 6X, [4X],6X, V【20】
- R2: 2V, 6T, 4TV, 6T, 2V【28】
- R3: (X, V)*2, 6T, (T, TV)*4, 6T, (X, V)*2【36】,和鞋子重合钩织36SL,断线
- 下面开始引拔钩
- R4: BLO 36X【36】
- R5 - R6: 36X【36】
- R7: 12X, (X, A)*4, 12X【32】
- R8: 32X【32】
- R9: 12X, A, 4X, A, 12X【30】
- R10: 13X, 3A, 11X,断线
- 鞋子前面:土橙色,片钩
- 在R10的BLO上第10针开始钩织
- R1: BLO 7X, CH翻转【7】
- R2 - R4: 7X, CH翻转【7】
- R5: X, T, FV, F, FV, T, X【9】,断线
- 鞋子后面:土橙色,片钩
- 在R10第18针开始钩织
- R1: (FLO X), 20X, (FLO X), CH翻转
- R2 - R5: 22X,土橙色线在鞋子边缘钩织,断线
- 鞋底(X2):深棕色,螺旋钩
- R1: CH9, 倒2回钩V, 6X, [4X],6X, V【20】
- R2: 2V, 6T, 4TV, 6T, 2V【28】
- R3: (X, V)*2, 6T, (T, TV)*4, 6T, (X, V)*2【36】
- 袜子卷边(X2):白色,片钩
- R1: CH6, 倒2回钩5SL, CH翻转
- R2 - R32: BLO 5SL,留长线头尾缝合在脚上
- 帽子:银绿色,引拔圈钩
- R1:环起12F【12】
- R2: [F, CH, F]*12【36】
- R3: (F, 2CH, K1, F)*12
- R4: K1, (在2CH中钩织[2F, 2C, 2F],K2)11, [2F, 2CH, 2F], K1【72】
- R10:换白色[X, 2CH]*60,断线
- 帽子带子:深棕色
- CH120,断线
- 雏菊花:驼色
- R1:环起10T【10】
- R2:换白色([SL, 5CH, 倒2回钩4X])*10,将花缝合在帽子上
钩针与棒针基础针法汇总
- 钩针基础针法
- 短针(X):把钩针插入织物,绕线带出,再绕线穿过两个线圈。在玩偶的各个部位都有广泛应用,比如头部、身体起针时常用短针构建基础形状,像头部R1环起6X ,是整个头部钩织的起始步骤,为后续塑造头部形状奠定基础。
- 短针加针(V):在同一针目里钩2针短针,用于增加针数。在身体、腿部等部位钩织初期,通过短针加针来让部件逐渐变大,如腿部R2的2V, 5X, 4V, 5X, 2V ,使腿部达到合适的粗细。
- 短针减针(A):将相邻的2针短针合并成1针,用于减少针数。在调整部件形状时使用,例如头部钩织后期,通过短针减针让头部形状更圆润,如R18的(4X, A, 5X)*6 。
- 锁针(CH):绕线,把钩针插入线圈,绕线带出。常用于起针,确定编织的起始位置,如连衣裙R1起针CH19 ;也用于连接不同部分或在花样中起到间隔作用。
- 长针(T):先绕线,插入织物,绕线带出,再绕线依次穿过两线圈。在钩织衣物、头发等部分时使用,能使织物有一定的厚度和立体感,如头发部分的发条钩织中就用到长针(24T等 ),让头发更有质感。
- 中长针(F):绕线,插入织物,绕线带出,然后绕线一次性穿过三个线圈。在连衣裙、袖子等部位与其他针法配合使用,增加织物的纹理和花样变化,如连衣裙R19中2F, 3T, 8X, 3T, 2F等组合,丰富了裙子的外观。
- 长针加针(FV):在同一针目里钩2针长针,增加针数使织物更饱满。在连衣裙钩织过程中,如R28* (10F, FV)*4 ,通过长针加针塑造裙子的形状,使其更蓬松。
- 引拔针(SL):将钩针插入针目,绕线带出,再将线从钩针上的两个线圈中一次性拉出。常用于连接不同的圈或行,以及在一些花样的结束处使用,保证编织的连贯性,如在引拔圈钩的过程中经常用到,像鞋子引拔钩部分。
- 爆米花针(未在文档明确出现,但类似结构针法原理相通):将多个长针集中在同一针目,然后将除最上面一针外的其他长针的线圈拉到同一高度,最后将最上面一针与拉到同一高度的线圈合并 。可以增加织物的立体感和装饰性,若用于玩偶衣服,能让衣服更具特色。
- 棒针基础针法(虽本作品主要为钩针编织,但也可了解相关针法 )
- 下针:将针从织物正面插入,绕线后从织物反面带出,是棒针编织中最基本的针法之一,常用于衣物的主体编织部分,使织物表面呈现平滑的效果。
- 上针:将线置于织物前方,针从织物下方插入,绕线后从织物上方带出,与下针搭配可构成各种花样,改变织物纹理 。
- 起针:是编织的起始步骤,不同部位根据需要采用合适的起针方法,为后续编织奠定基础。
- 加针:通过特定操作增加针数,用于塑造衣物的形状。
- 减针:通过特定操作减少针数,用于调整衣物尺寸和塑造形状,与加针配合,共同塑造衣物的轮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