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贡有两种,一种是邦国之贡,一种是万民之贡。邦国之贡就是根据诸侯距国都的远近定为九畿,每畿都要向周王纳贡,故称为九贡。贡纳的数额根据各诸侯国封地大小而定。九贡收入的用途是“以待吊用”,即用于临时性支出。西周还有万民之贡。西周政府的太宰(相当于后世的宰相)以九种职务任万民,民有固定的专职,就必须向周天子纳贡,故称万民之贡。万民之贡的用途是“以充府库”,就是收藏在国家仓库里,以备支用。
西周时代,根据对口供应和专赋专用的财政管理原则,制订了“九贡”,九贡以各地特产的实物缴纳,其内容包括:①祀贡,为牛、羊、猪等祭品用的性畜和包茅之类;②嫔贡,为皮、帛之类;③器贡,为银、铁、石磬、丹漆之类;④币贡,为绣帛或玉、马之类;⑤材贡,为櫄杆、栝、柏、筿之类;⑥货贡,为金、玉、龟、贝之类;⑦服贡,为、纻或玄绣、纤缟之类;⑧斿贡,为羽毛或燕好、珠玑、琅玕之类;⑨物贡,为其他可贡的方物特产。以上九贡,多规定有专门用途,如:祀贡专供祭祀之用;嫔贡专供王室接待宾客之用;器贡专供宗庙器具之用;材贡专供制作车辕箭弩之用;服贡专供制作祭服之用等等。
《周礼·天官·大宰》九赋敛财贿:一曰邦中之赋,二曰四郊之赋,三曰邦甸之赋,四曰家削之赋,五曰邦县之赋,六曰邦都之赋,七曰关市之赋,八曰山泽之赋,九曰币余之赋。以九式均节财用:一曰祭祀之式,二曰宾客之式,三曰丧荒之式,四曰羞服之式,五曰工事之式,六曰币帛之式,七曰刍秣之式,八曰匪颁之式,九曰好用之式。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曰祀贡,二曰嫔贡,三曰器贡,四曰币贡,五曰材贡,六曰货贡,七曰服贡,八曰斿贡,九曰物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