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处于民族大融合时期,受胡俗影响颇深,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儒家传统思想和女性观念对女性的束缚力大大减弱。
在唐朝是没有秀女这种称呼的,唐朝妃嫔和王妃分为礼聘和采选。礼聘主要针对世家大族和仕宦人家的女儿,以德、才、美色闻名而礼聘入宫,这些礼聘入宫的女子,受到皇家的特别优待,往往一入深宫就予以册封,成为有名位、身份的妃嫔和女官。唐代宫廷定期向民间采选良家女入宫。从此以后,各代皇帝都选良家女充实后宫和太子东宫以及诸王王府,再从入选的良家女中选取更好的册为嫔妃、太子妃、王妃。这两种都没有殿试,毕竟在当时男女大防没有到明朝那么严重,寡妇都可以再嫁给皇帝,还要什么殿试。另外两种是进献和官奴,很显然这两种不是经过正规程序选上的,完全凭的是皇帝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