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子
古代男子有冠礼,女子成年则是笄礼。《礼记·曲礼》有云:“女子许嫁,笄而字。”可见女子在15岁就可以许嫁成人,嫁作人妇便不能使从前的丫髻,而要梳挽作成人的发髻,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发笄。
那么“笄”又是什么呢?“笄”就是发簪。古代女子行过笄礼以后,便要学做成年人的样子,挽髻插笄。这个时候,女孩就变成一个成人,与从前挽丫髻的模样截然不同。因此,女子挽髻插笄也被当做成年的标志。女子成年以后,不但要挽髻插笄,而且还要在发髻上缠一根五彩缨线,代表已经许嫁。身有所系。直到成亲之日,这根缨线由其丈夫亲自解下,表示她已经成为一名妇人,就不再需要这种标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