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教师为夫子,是对教师的尊称。夫子,其实是指孔夫子。孔夫子,即是孔丘,孔老二。他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教育的始祖,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后世的人为了纪念他为中国教育所做的贡献,就把教师尊称为夫子。
我国古代学校的教师称为“师”起源于西周时,这是由于最初的大学教师由被称为“师氏”的高级军官担任的缘故。
西周贵族的大学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射”,是属于军事训练性质的,目的在于把贵族子弟培养成军队的骨干。
因此,当时的大学教师就得由师氏来兼任,师氏就由军官兼任了大学的教官,“师”就成为了教师的称呼。而古时对教师尊称为“夫子”,与教师称为“师”的起源相同,因为千夫长、百夫长以上的军官,“大夫”以上的官爵,通称为“夫子”的,原来就兼任教官,也是最早的教师,后来“夫子”作为教师的尊称当起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