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绦的本意是:丝编织的带子或绳子,通常搭配道袍、围裙等衣物,读音为sī tāo,出自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例句:
1、戴一顶青绢唐巾,被一领茶褐道袍,腰系丝绦,脚穿麻履。
2、萧索单调的冬季里,总是在盼望春天,盼望她的草长莺飞,丝绦拂堤。
3、原中长满了绿得醉人的树林,有四季常青的松柏,高大挺拔的白杨,还有万条丝绦的柳树。
丝编的带子或绳子
丝绦一词的本意是丝编的带子或绳子,通常搭配道袍、围裙等衣物。在古代人们习惯把丝带称之为丝绦,指丝编的带子或绳子。丝绦一词也可以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