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ogif
我们自己要通过的那道塑料门,叫做「金属探测门」,它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检测器的内部分布着三组线圈,一组中央发射线圈和两组对等的接收线圈,中央线圈连接的振荡器,能够产生高频可变磁场,两侧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压,在磁场未受干扰前可以相互抵消,进而达到平衡状态。
一旦有金属进入磁场区域,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两侧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压无法抵消,未被抵消的感应电压经由控制系统放大,就会产生报警信号。
不过,很多时候,当我们跨过安检门,发出滴滴的警报声时,并没有被安检员拦下,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我们的身上经常会出现金属材质,戒指、耳钉、钮扣、手机、手表等等,这些都会触发报警,如果每次都要检查,会严重的降低人们通行的速度。
因此,安检门会根据金属的种类或大小,设置不同的警报强度,这样安检员就可以根据警报声的大小,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soogif
当警报声音超过一定大小,或是安检级别严格时,我们还要被一根黑棒子挥舞一遍,它的名字叫做「手持金属探测器」,可以进一步确定金属的位置和大小,接近金属时,探测器会发出声音,音调越高,金属越大。
进入地铁前的最后一步,就是将携带的液体,放到一个专门的仪器上检查,它叫做「液体检测器」,可以通过加热时间、微波反射或介电常数等方式判断液体的类别,但目前液体检测仪的识别率并没有十分准确,这也是机场禁止旅客携带液体,进入候机大厅的原因。
而且,目前液体检测仪的局限性也有很多,例如对装在保温杯里的液体,就很难进行检测,此时就会被安检员要求打开,喝一口,所以,坐地铁,保温杯里千万别装开水!我才不会告诉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