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
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题,共40分。以下每题各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2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用铅笔涂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B. 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
C.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D. 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2.使用毫米刻度尺测一本书的长度,下列记录数据中正确的是( )
A. 18.40厘米 B. 18.40 C. 1.84分米 D. 18.4厘米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 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 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 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误差就是错误,因此误差可以避免
B. 使用精密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C. 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5.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点出发向Q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 经过6s,乙车离P点10m
C. 甲车比乙车早3s通过Q点 D. 经过3s,甲、乙两车相距6m
6.一辆轿车行驶的速度是100km/h,一辆自行车前进的速度是5m/s,这表明( )
A. 轿车行驶的路程一定比自行车多 B. 轿车一定始终在自行车前面
C. 自行车的运动时间一定比轿车长 D. 轿车的运动一定比自行车快
7.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 A与B B. B与C C. C与D D. A与C
8.有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这个物体在2s内的速度一定是( )
A. 2.5m/s B. 5m/s C. 20m/s D. 40m/s
9.广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B. 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 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 D. 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
10.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 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C.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的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D. 人能够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
12.“文明伴我行,在公交车上不能大声喧哗”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13.同学们每天在教室里上课,围绕我们教室里的声现象,正确的观点是( ) A. 学生课上回答问题声音要洪亮,这里指的是声音的音调
B. 在椅子的四脚安装上橡皮垫,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老师讲课的声音以3×103m/s的速度传到学生的耳朵里
D. 有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会发出“吱吱”的刺耳的超声
14.发生地震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采取的自救措施中最切实可行的是( )
A. 大声呼救 B. 静等救援人员来营救
C. 用硬物敲击墙壁或水管求救 D. 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15.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扳、玻璃、木扳、硬纸扳)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把闹钟放入一只烧杯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间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
由上表所列数据,可以知道,按隔音效果由好到坏依次排列( )
A.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
B.泡沫塑料板、木板、硬纸板、玻璃
C.玻璃、硬纸板、木板、泡沫塑料板
D.木板、泡沫塑料板、玻璃、硬纸板
16.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