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杨丽云疫情期间,小道消息充斥网络,满天飞的谣言一转再转,看多可能就信以为真。比如作为重要防疫用品的口罩,很多消费者就面临真假区分、型号区分、能否反复使用等现实难题。买不到口罩,网民们就发明了种种延长口罩使用时长的方法,也流传出很多关于口罩的谣言。南都记者邀请SGS中国认证及企业优化部医疗器械技术经理奉成高,对热门传言一一鉴别。
网传消息1:
口罩接水不渗水,说明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
鉴定结果:谣言
权威解读:一般口罩表层的布都是聚丙烯纺粘无纺布,聚丙烯本身是一种疏水材料,将其做成口罩用无纺布后,也是有一定的防水性的。除非对这类材料施加较大压力,否则水流很难穿透。
标准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和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有抗合成血液穿透的技术要求, 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还有表面抗湿性的技术要求,而YY/T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没有这两项技术要求。
实际上,非N95和非医用外科口罩,即便不渗水,也不一定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有些伪劣口罩表层也用可以防水的聚丙烯纺粘无纺布材料,但对于口罩中间层起到核心防护作用的熔喷无纺布,有些伪劣口罩用纺粘布冒充,不能起到过滤病毒的效果。所以,仅通过是否防水来鉴别并不靠谱。
网传消息2:
一次性口罩中间层烧不着的就是真货。
图片来源网络鉴定结果:谣言
权威解读:标准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和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有阻燃性能的指标;但YY/T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没有阻燃的要求。
对于医用防护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的阻燃性能,对应标准要求:应采用不易燃材料生产口罩,口罩离开火焰后燃烧时间不应超过5秒。很多伪劣口罩可能使用了阻燃材料,但其它关键性能比如颗粒物过滤效率、细菌过滤效率等不满足标准的要求。
网传消息3:
用烘箱、微波炉加热或者用开水滚烫可以消毒口罩,重复使用。
鉴定结果:谣言
权威解读:高温确实可以*死病毒,但口罩产品尤其是医用型口罩,使用的材料以及外边的涂层,都是有专门的材料(聚丙烯熔喷),如果利用蒸汽、高温等方式消毒,可能会改变口罩材质,影响口罩的防护效果。
网传消息4:
用酒精可以消毒口罩?
鉴定结果:谣言
权威解读:一次性口罩是不能进行“消毒”的,酒精是液体,用酒精对口罩进行消毒,可能破坏口罩表层材料的疏水处理工艺,进而影响表层阻挡性能和中间层过滤效果,因此也不建议。很多昂贵的口罩使用的滤片,也不能用水清洗。
网传消息5:
口罩嘴巴处垫一张对折纸巾,可延长使用时间。
鉴定结果:谣言
权威解读:口罩从外到内分别是抗水层、过滤层、吸湿层,起到防护效果的主要是中间的过滤层。口罩使用时间越长,过滤效果越差。普通的卫生纸巾只能吸收口腔喷出的水蒸气,不能替代过滤作用。
网传消息6:
口罩戴得越多,就越安全。
鉴定结果:谣言
权威解读:只要正确佩戴合格的医用口罩,只需一个就能达到预期的防护效果。叠戴多个口罩,理论上确实能增加一些防护效果,但会增加通气阻力和佩戴不适感,对紧缺的口罩来说也是一种浪费。
网传消息7:
电吹风强档对面罩、面部和手部吹30秒就能消毒。
鉴定结果:谣言
权威解读:家用电吹风的暖风大约在55℃左右,热风一般超过70℃。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新冠病毒对温度敏感,56℃下30分钟就会死亡。但电吹风不管将温度调到多高,都只能吹皮肤表面,不可能吹到呼吸道。而新冠病毒主要感染呼吸道。就算想对皮肤表层进行消毒*菌,要保持56℃至少吹30分钟,很可能损伤皮肤,不如用酒精消毒更便捷。
网传消息8:
在家用餐巾纸、纱布等能自制口罩。
鉴定结果:谣言
权威解读:口罩包括阻水层、过滤层、吸湿层,类似纸巾、保鲜膜、棉布、纱布等材料,都难以起到阻水和过滤的效果,尤其是COVID-19病毒的直径约是60-140nm,这些材料无法有效过滤病毒。而且保鲜膜本身基本不透气,要能呼吸则是靠DIY口罩与面部的缝隙,有缝隙的话怎么能防止病毒的吸入呢?
网传消息9:
口罩用过后要剪碎或消毒。
鉴定结果:谣言
权威解读:对于普通民众,因风险较低,口罩脱下来直接丢弃即可,做其他处理增加了手接触口罩面的风险,反而增加感染风险。此外,处理完口罩后一定要洗手。当然,如果认为有接触疑似病人的风险,则应该在取消口罩前妥善消毒处理。
网传消息10:
感冒时应将有颜色的一面朝外,没感冒则反过来。
鉴定结果:谣言
权威解读:实际上口罩只有一种正确戴法,即有颜色的一面朝外,白色或浅色的那一面朝内。一般来说,注意观察耳带和鼻夹的位置就能判断正确的佩戴方向。将口罩换个面继续使用会让已经被口罩阻挡的有害病菌又吸入体内。
总结:如何辨别口罩真假?
专家支招:一次性医用口罩属于第II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注册管理。正规的医用外科口罩外包装上会标注产品注册号。用户可以登陆网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查询”(网址:http://www.nmpa.gov.cn/WS04/CL2044/),点击“医疗器械”,选择“国产器械”,按照口罩外包装标注的注册证编号输入即可查询。产品名称如果是不含“医用外科”字样的一次性使用口罩、普通口罩等,就不属于官方推荐的医用外科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