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罗尼穆斯·科克(荷兰,1518—1570年)
《托比特书》(Tobit)局部图,取自《圣经》与神话中的自然场景,1558 年。
蚀刻作品,纸张尺寸:23厘米×31.6厘米。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伊莱莎 · 惠特尔西收藏,伊莱莎·惠特尔西基金会,1956 年 [56.597.52(7)]。
展示了刻画的粗线条,然后蚀刻印版。接着画出较细的线条,部分与先前画的线有交叉,再次刻蚀印版,这样,原先蚀刻过的线条会更深、更宽,颜色也更暗。
约翰内斯和卢卡斯在科克手下工作,他们进一步发展了蚀刻过程,并充分利用抗蚀液使印版啃蚀得以分阶段进行。首先,在印版上画出整个图案,接着蚀刻印版;然后,在那些不需要再腐蚀的区域覆盖一层抗蚀液,并再次进行蚀刻。这样一来,蚀刻出来的线条又长又宽。这是多重蚀刻法的第三种形式。
印制图版
印版经蚀刻液腐蚀后,就可以准备印刷了。首先,要将蚀刻后的底版进行清理,需要加热印版,再用橄榄油擦拭。接着,进一步将底版清洁干净,用干布擦拭印版,或者用面包屑在表面搓揉几下,擦干净凹槽内部。
黑色印刷油墨是由光油和黑色颜料研磨而成的糊状物,其中的光油就是前文提及的用于蚀刻底版的材料。更复杂的油墨配方则需要黏性更大或更小的光油与颜料混合。这些成分的比例取决于一些变量,如图案腐蚀后的纹理(如果凹槽较深,光油层也就更厚),甚至是温度(如果版画工坊比较冷,光油层则更薄)。
有关版画制作过程的所有步骤,对其最早的描绘出现在大约1591年,是以约翰内斯·斯泰达乌斯(Johannes Stradanus)为代表制作的对印刷工坊内部的描绘,但遗憾的是它没有展示蚀刻方面的内容。
扬·科莱尔特一世(Jan Collaert I,荷兰,1530—1581年),继扬·范德·斯特雷特(Jan van der Straet)[又称斯泰达乌斯(Stradanus,荷兰,1523—1605)] 之后。
《青铜雕刻》(Sculptura in aes)局部图,雕刻作品,20 厘米 ×27 厘米。
“新发现”(Nova Reperta)画作系列 [安特卫普:菲利普斯·加勒(Antwerp: Philips Galle),约 1591 ],第 19 号图版。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伊莱莎·惠特尔西收藏,伊莱莎·惠特尔西基金会,1949 [ 49.95.870(10)]
在图中的前面部分,可以看到有学徒正在绘画,并向雕刻师展示他们的作品;在后面的房间里,窗户下方,一个人正在磨墨;画面前端,正中间的工作台上,印版在烧着的炭火上加热,接着会把印版给到右后方的房间里涂上墨水:在工作台的另一端,再用布擦去印版上的墨水。有时,工匠也会直接用手掌擦去印版上剩余的墨膜,我们可以看到,工作台上这名擦印版的工匠旁边装有一碗液体,这表明,他们会用蘸有稀释碱液或陈尿的布清洗铜板。这种碱性液体会使印版表面油墨膜中的油性黏合剂皂化,只在槽中留下油墨。图中有两台滚压机,印版都放在压床上,覆盖上一张潮湿(不是湿漉漉的那种)的纸,再盖上毛毯;然后压床就在高压的辊轴之间运行。这种高压迫使潮湿的纸张压进凹槽,从而与槽中的墨水接触。印刷完成后,检查印痕(如图中左前人物),然后挂在四周墙上的绳子上晾干。
文艺复兴时期的蚀刻版画大多是用黑色墨水印刷的,偶尔用彩色墨水印刷。意大利印刷匠有些印版会用蓝色墨水,可能是用靛蓝作为着色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墨水中的光油发生褐变,这些蓝色通常会变成绿色或灰褐色。目前,已知有37幅枫丹白露画派艺术家的版画的印件是以单色印刷的,颜色从淡玫瑰色到紫色,再到深红棕色。荷兰和德国的一些蚀刻版画则是采用红色印刷。
至于含有多种颜色的印版,如《多明我圣徒膜拜的圣母玛利亚》(Madonna Adored by Saints of the Dominican Order,约1525年),阿戈斯蒂诺·韦内齐亚诺(Agostino Veneziano)的雕刻版画,画作中间是红色的,周围的圣徒则是蓝色,而这些颜色都只需要在滚压机上印刷一次就好了。这种一次性同时印刷出多色印版的过程被称为“一版多色技法”(à la poupée)。1572年,康拉德·萨尔道夫(Konrad Saldörffer)通过蚀刻一块题版展示了另一种方法,该题版是由两块印版拼制而成,中间的版为红色,边框为黑色。1593年到1595年间,老温德尔·迪特林(Wendel Dietterlin)创作了两卷建筑设计的蚀刻画,他为该画作的标题页准备了拼版,这样就可以只更改标题,而不用重新蚀刻一整张版画。画作里面的插页用的是黑色或红色的墨水,或用一版多色技法同时使用黑色和红色墨水。印刷完成后,倒些橄榄油在印版上,可以用布将墨水擦掉。为了把凹槽内清理干净,印版要再次过一下印刷机,从凹槽中挤压出剩余的油墨时就会产生印痕。这种痕迹称为斑纹印痕,而这种类型的印刷品也很容易识别,因为长年累月下来,里面油性的线条会转变成棕色,而且几乎不再含有色素颗粒。
马尔坎托尼奥·雷蒙迪(Marcantonio Raimondi,意大利,1480—1534年)
《右手举壶给植物浇水的女人》(A Woman Watering a Plant, a Pot in Her Raised Right Hand),1507—1508年。
铜板雕刻,纸张尺寸:19.1厘米×11.7厘米。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哈里斯·布里斯班·迪克基金会(Aarris Brisbane Dick Fund),1936年(36.25)。
技术分析表明,浮雕上的浅棕色线条几乎不含任何颜料颗粒,由此可知,它们不是墨水而是油迹,经年累月变为棕色。它们是在用油清洗过印版后,为了从凹槽中吸收掉剩余的墨水和油,最后一次过滚压机时留下的。
直到今天,蚀刻技术仍然吸引着艺术家们,而且与500年前的艺术家相比,大多数人制作蚀刻作品的方式基本相同。接下来,我们将探讨早期的蚀刻版画,就从丹尼尔·霍普弗第一次在纸上印刷蚀刻作品开始。
本文选摘自《西方百年版画艺术:从丢勒到勃鲁盖尔的蚀刻之美》一书,[英]凯瑟琳·詹金斯、[英]纳丁·M.奥伦斯坦、[英]法蕾妲·斯皮拉著,朱梦羚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2023年4月。澎湃新闻经出版方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