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系列是相辅相成的元素,让孩子自己收拾房间,不仅仅是清理员义务,这样还是任何人都不会打扫旅馆的。“自由”的家庭氛围,“自由”布置才会有自我“管理”。这可能也是我的问题所在。
我想让他按照之前我布置的条框、布局去重新摆放物品的位置,那么这样被动的收纳,他内心是其实是拒绝的,但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只是懒得去管。
所以在学校有限的书桌范围,就形成了潜意识的惰性。
3、“要”和“不要”之间还有个“待定”之前在一个节目中看到日本收纳大师建议在区分“要”和“不要”的物品时,给自己一个“待定”的箱子,拿不定日后用不用的物品放在箱子里。
按照道理来说,几周以后我们就会忘记这个箱子里的物品,当看到这个箱子时候“待定”两个大字时,就会很好奇想要打开看看什么宝贝。
翻来翻去就回有想要留下,或者发现几个礼拜过去了看来毫无用处就丢掉,所谓“断舍离”。但时翻来翻去的时候,有要把留下的东西放进去收纳的想法,这就启动了收拾房间的冲动,一想上次大收拾房间还是几周前,也该动手了。
4、整理,也是生活的梳理我很同意说物品的“整理”就是思维的“整理”有相通之处。一段时间之后,不管是房间还是大脑都会堆积一些日常的物品和信息,如果不整理,就会“塞满”造成不便,呼吸不畅。
整理房间,分门别类,也是对当下生活的整理,物品按照优先级别,放在显要位置和隐藏位置,占去的空间位置还是考虑舍弃,每一次思考和抉择,都是在思考目前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事情。
这一点上我很有感触:勤劳的婆婆每次来我家都会帮我整理桌面及角落物品。每一次我都发现桌面上的书籍会被她横着塞到角落里。每一次等她走后,我都会把这几本书重新拿回桌面。
作为整理者,她会用找合适的位置为优先考虑放置物品,而作为使用者,我很清楚这些书是我这些日子要看完的书,必须在手边上,这是我这几天非常重要的事情。
所以,每个人对于物品的一段时间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是和生活、思维相互交融的。而整理的过程,也是对自己这段时间的梳理和思考,权衡轻重。
写在最后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的论点很有意思,他说岛国的收纳不是太适合中国人原封不动地使用,因为中日对于家务的承受度和混乱程度不同。
日本人对家务劳动与审美收纳耐受力很高,对于混乱难以忍受,所以主妇们每天花4-5小时收拾房间。
中国人上班和学习任务很辛苦,希望在家里放松放松,整理需要系统花大块的时间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收拾要和时间和精力平衡一下。
所以没必要要照搬,适当地学习岛国收纳技巧和思维还是必要的,譬如第一步先开动脑筋,买一些物品收纳他攒了五年的乐高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