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期间,因意外导致各种小外伤,就医过程中会增加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原则上尽可能少去或不去医院。
那么在疫情期间,在家应该如何处理各种皮肤小外伤呢?
01
擦伤
—般由摔伤、碰撞而造成。如果创面很干净,面积较小又很浅的伤口,涂些碘伏以保护局部,避免感染,任其自然干燥就可以了。如果擦伤面积比较大,或伤处粘有泥土及其它不洁的东西时,可用凉开水或2—3%的淡盐水冲洗干净,然后再涂上碘伏。
02
刺伤
如果被钉子、针、玻璃等锐利的物品刺伤,一般会有少量血流出,伤口窄、深、细菌不易被排出,容易引发炎症。在紧急处理刺伤伤口时,需要挤压伤口,这时会有血流出,同时细菌也会被排出。在处理刺伤伤口之前要把手洗干净,如果匆忙用手处理刺伤伤口,反而可能导致细菌入侵、产生炎症。
假如被刺伤,无论伤口多小,都有患上破伤风的危险,所以务必要及时就医。
03
割伤
被锋利的器具割伤的时候,先用清洁物品止血,再用绷带固定住。当伤口流血不止时,就要用直接压迫法止血,即用手指或者手掌直接压住伤口,依靠压力阻止血流,使伤口处的血液凝成块,或用干净纱布压迫伤口止血。
如果是手指出现割伤,而且伤口流血较多,应紧压手指两侧动脉,在施压5~15分钟后,一般便可止血。如果是其他部位割伤,均要加压止血。
在出血停止后,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再用消过毒的纱布或创可贴覆盖,最后用绷带包扎固定。
如果实在止不住血,可用橡皮筋在出血处以上部位扎紧,阻断血流,并立即上医院处理。每次橡皮筋止血扎紧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较深、较大的伤口或面部伤口,应去医院处理。
04
皮肤组织有瘀血
淤血多是外力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血液从毛细血管破裂处渗至皮下,所以在完整的皮肤上可以看到一片瘀青。
如果皮肤上出现瘀血,应赶紧用凉水或冰块冷敷消肿。
如果受伤部位是胳膊或腿,那就将胳膊或腿抬起,可助消肿。在发生瘀血24小时后,可以用温水热敷患处,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瘀血消散,也可以使用红花油活血化瘀。一般来说,皮下瘀血都能被机体慢慢吸收,时间大约需要2周。
05
伤口是否需要包扎
如果皮肤破损程度不大,只是小的擦伤、裂伤或轻度的烧烫伤,可以直接暴露伤口;如果受伤部位在颜面部、会阴部,一般也应直接暴露伤口。
如果受伤的是手掌、脚部等易摩擦的部位,或伤口较深,建议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如果渗液较多的伤口应每天更换纱布敷料,一般的伤口则可2~3天更换一次敷料,只有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才能保证消毒安全,减少感染的风险。可以用外用消毒水如酒精、碘伏涂擦伤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伤口愈合后期出现的瘙痒。
来源:赵彬芳、曹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