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潜伏》之所以可以得到如此高的评分,得力于剧本、编剧的走心制作,外加演员的倾心演绎,使得在如今千篇一律的谍战剧中,始终屹立于不倒地位,堪称经典。
电视剧《潜伏》已然过去十年之久,每当想起其中片段总令人热血沸腾,可以说是谍战剧中的巅峰之作,此剧从头至尾斗智斗勇、言情、革命情感、严肃悬疑中略带一丝幽默气息在其中,剧中的独白也恰如其分,虽没有现如今宏大气魄的格斗场景,却全程没有令主人公和观众情绪松懈。《潜伏》一剧在当年更是成功连夺白玉兰奖、金鹰奖、飞天金三大重量级奖项,可见此剧的影响力非同一般。
剧名《潜伏》顾名思义便是卧底了,主人公余则成本是国民党成员,却被共产党征服,实力演绎了“人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身居国民党内部做共产党内应,这一潜伏可谓是心惊胆战,连呼气都不敢作声。很多观众认为余则成这个人物完全是做地下工作者的好苗子,他没有李涯的性情急躁,更没有陆桥山那样的老谋深算,他不仅为人处世机智谨慎,更为踏实可靠。余则成的生存技巧更像是一个身居职场的办公人员,没人可以看穿他的内心活动,这也是职场中最害怕遇到的对手,*人于无形之中,借刀*人更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剧中余则成的名义妻子翠平,为了使组织更好的发展工作,从一名游击队长转变为了军官夫人,这一转变无非具有一定难度,在与余则成从最初互看不顺眼模式,到因戏生情上升为革命感情时这一过程的转变。姚晨将翠平起初一个大大咧咧的农家妇女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甚至与各位富家太太格格不入,为了适应环境她收敛自己的火爆脾气,练字,学电文,和余则成面对外人的演戏变的驾轻就熟,越发默契,同时也成功虏获余则成的心,虽最后两人未能走到一起,却也成为翠平的终身美好回忆。
《潜伏》剧情紧凑刺激,逻辑感超强,环环相扣,恰如其分,不得不佩服编导的心思缜密,成功将一爱情剧和谍战剧完美融合,加入一些真实历史事件,使得整部剧看起来更加深刻有寓意。《潜伏》本身在剧情发展过程中便充满着紧张压抑气氛,甚至每到一处重要细节都令观众屏住呼吸,全程外加暗色系背景格调,为剧情添加了不少悬疑气息,但余则成与翠平之间的逗趣日常生活为整部剧带来不少新鲜活力,这也是整部剧的点睛之处。
《潜伏》让观众感受到较为真实的谍战氛围,同时也看到身处战争时期革命战士的伟大信仰,和抗战胜利的决心和勇气,同样都弥足珍贵。无论是主角还是各大配角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打酱油角色,这也是造就此剧成功的最大因素,这些老戏骨值得被称赞。
《潜伏》相比其它谍战剧,没有任何外在装饰,更注重写实,告别粗糙之感,主人公们内心思想斗争捕捉准确有力,在所有因素共同协调下,成就了一至今无法逾越的经典之作。
《潜伏》是在2009年,开始在一些电视台进行首播。
先说一下在《潜伏》之前有哪些优秀的谍战剧:
1、《暗算》,2005年首播
《暗算》分为《听风》《看风》和《捕风》三个篇章,主要讲述了中国一批特殊情报工作人员的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2、《誓言无声》, 2002 年首播
讲述一个旅居欧洲的舰艇动力专家回国协助人民海军制造新型潜艇,台湾特务机关布置暗*行动,我反间谍部门闻风而动反间谍的故事。
再来看看《潜伏》的大概剧情:国民党军统总部情报处的余则成弃暗投明成为潜伏在军统处地下党的故事。
从剧情上看,都是谍战片,但是创作类型更丰富、视角也比较新颖。并因此而获得2009年“最具影响力”奖,也成功连夺白玉兰奖、金鹰奖、飞天金三大重量级奖项,影响力非同一般。
再说一下《潜伏》当时播放的一个背景:
国内的年轻人电视剧欣赏口味严重美剧,如《24小时》、《越狱》、《迷失》等。
而《潜伏》也是充分抓住了这部分观众的欣赏特点,把收视率、影响力提高了。
最后回到《潜伏》剧本身:
各个人物的特色描绘的很生动,处世机智谨慎的余则成、大大咧咧的翠平、老谋深算的吴站长、阴险小气的陆桥山、心狠手毒的李涯。
另外在人物性格塑造、情节设置、剧情发展等环节上,也体现了人性的关怀和对人本质需求的尊重。 剧中人物余则成身上体现出的办公室人际关系处理技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既是一种人性,更是一种人情,在观众那里容易引起情感共鸣和认同虽是历史题材,但是就剧中场景来说,余则成(孙红雷饰)周旋的办公室环境,无论是领导与同事间的信任纠葛,还是同事与同事之间的利益争夺,都很符合中国人的认知习惯,反映了中国人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剧中余则成身上体现出的不少为人处世的办公室周旋技巧,即便放在今天社会,也不算过时,尤其在青年白领那里更是获得一定推崇。
在《潜伏》之后,也有一些优秀的谍战剧,比如《悬崖》就有《潜伏》的影子——都是演绎一对假夫妻。
由此可见《潜伏》的影响力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