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颈联 尾联是如何表达杜甫心中的愁苦的,杜甫的登高是在盛唐还是晚唐作的

首页 > 生活服务 > 作者:YD1662025-05-29 12:30:59

登高 颈联 尾联是如何表达杜甫心中的愁苦的,杜甫的登高是在盛唐还是晚唐作的(1)

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独自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登高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独自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颈联,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