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铸《松树的风格》写到:“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
紧接着,一句“狂草了天空”,似神来之笔,描摹出挺立于群峰之巅的劲松,在狂风呼啸中不仅“任他风吹浪打,我自归然不动”,而且“狂草”了天空。
这里的“狂草”二字,既回应了“一笔”,又以其“狂”,使我们看到了一种志在苍穹的壮阔豪迈;以其“草”,使我们看到了一种无拘无束的风流潇洒。
挺立于天地之间的劲松,如同一个鹤发童颜的书法家举起如椽之笔,在万里长空挥写下朵朵飘逸的大字。“你/风云满身了吗?”一个“风云满身”刻划出劲松的一身傲骨和潇潇洒洒。陈毅元帅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只有在经历了风雪洗礼、“风云满身”的时候,才可能看到这样环顾四周、凌霜独立的伟岸风骨。
一首精美的微型诗,便是一副精美的画面。诗人仰望高山之巅摄取的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正是一副大气磅礴的的劲松写意图。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日子里,多少人不顾个人的得失,不顾个人的辛劳,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为加速我们的革命和建设而不知疲倦地苦干着。在他们的意念中,一切都是为了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为了迅速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为了使人民的生活过得更好。这又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崇高的风格。
这两段是文章的高潮,情感通过铺垫终于迸发出来,作者真正要赞叹的东西在这个得到充分的表现,在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使我们敬畏的是这样一些人!
具有这种风格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这样的人越多,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也就会越快。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像松树一样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质;我希望每个人都成为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
最后,作者以高扬的姿态结尾,他要赞叹的都赞叹了,他要表达的都表达了,他自己的内心被这种信念充溢着,同样希望每个人都有感于此,也正是和第一段的希望广大学生们都培养松树风格相呼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