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叶片有很多的黑色斑点是啥病,葡萄叶片黄斑点的原因及补救

首页 > 生活服务 > 作者:YD1662025-06-03 21:34:04

葡萄叶片有很多的黑色斑点是啥病,葡萄叶片黄斑点的原因及补救(1)

你好题主,按照你说的葡萄叶片有很多的黑色斑点,但有三种病能引起葡萄叶片产生黑点。

1、葡萄褐斑病:又称斑点病、褐点病、叶斑病和角斑病等。褐斑病有大褐斑和小褐斑两种,主要为害葡萄的中、下部叶片,病斑直径3-10毫米的为大褐斑病,其症状因种或品种不同而异;如果病斑小,直径仅有2-3毫米为小褐斑病,大小一致,叶片上现褐色小斑,中部颜色稍浅,潮湿时病斑背面生灰黑色霉层,严重时一张叶片上生有数十至上百个病斑,可导致叶片枯黄早期脱落。有时候大、小褐斑病也同时发生在一张叶片上,加速病叶枯黄脱落。(见文章图1 褐斑病为害叶片症状)

 2、炭疽病:为害葡萄叶片时,发病多在叶缘部位产生近圆形暗褐斑,直径2-3厘米,湿度大时也可见粉红色分生孢子团,病斑较少,一般不引起落叶。侵害果实时,初发病时可见(见文章下面图2炭疽病为害叶片症状)

果实上有水渍状浅褐色斑点或雪花状病斑,以后逐渐扩大而呈圆形,并变成深褐色,感病处稍显凹陷,并有许多黑色小粒点排列成圆心轮纹状,若空气湿度较高,小粒点上涌出粉红色黏胶状物,病害严重时,病果逐渐失水干缩,极易脱落。

 (见文章下面图3 葡萄炭疽病果实为害状)

3、葡萄黑痘病:为害叶片初期为针头大小、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小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后期病斑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稍凹陷,边缘暗褐色或紫色。干燥时病斑中央易破裂穿孔,但周围仍保持紫褐色晕圈,病斑常沿叶脉发展并形成星芒状空洞。开始叶脉病斑呈梭形,凹陷,灰色或灰褐色。后由于组织干枯,常使叶片扭曲、皱缩。果实受害初期在绿色果实上可见圆形深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中央凹陷,呈灰白色,外部仍为深褐色,而周缘紫褐色似“鸟眼”状;发病后期多个病斑可连接成大斑,随后病斑硬化或龟裂。病果小而酸,失去食用价值。

 (见文章下面图4 黑痘病为害叶片症状,图5 黑痘病为害果实症状)

以上3种病侵染葡萄叶片都能引起黑斑,只是病斑各有特点,只要认真观察,即可识别出是哪种病害,然后对症下安全性,才能有效防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欢迎点评、点赞和转发,谢谢关注!






葡萄叶片上有很多黑色斑点,不一定是病害,也可能是虫害导致的,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

病害部分

大褐斑病:病原菌为葡萄假尾孢子菌,病斑较大,严重时会连接起来,发病组织会变黑变脆,而后整叶枯萎脱落。

小褐斑病:病原菌为座束梗尾孢,病斑比前者小,定型后仅有2~3毫米,有时叶背病斑处还可见霉层,发病后期引起叶片早衰,落叶严重。

对于褐斑病预防时可喷施代森锰锌、代森锌等,发病初期可用吡唑醚菌酯、嘧菌酯、肟菌·戊唑醇、丙环唑等,注意重点打叶背。

黑痘病(早期):该病在叶片上初显症时有黑褐色斑点,周围带有明显的黄晕,但之后病斑扩大、干破,很难看到黑色斑点了。

有效药剂包括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戊唑醇、氟硅唑·咪鲜胺、代森联、嘧菌酯等,幼叶展开3~4片、花后幼果时重点防。

炭疽病:该病一般是上果的,叶片上很少发生,即便是有也是些叶片大且厚的品种,病斑集中在叶缘、叶脉上,黑枯或褐枯,细看有轮纹。

防治药剂有咪鲜胺、苯醚甲环唑、抑霉唑、氟硅唑等。

煤污病:可由多种真菌引起如仁果黏壳菌、煤炱菌等,葡萄叶片、果面形成煤污。一般葡萄粗放管理,同翅亚目害虫如蚜虫、介壳虫、蜡蝉等大量发生的,该病发生也重。

一般煤污可用乙霉·多菌灵、甲硫·己唑醇等打掉,还要注意防好虫害。

虫害部分

绿盲蝽:早春第一虫害,芽未展开便受其害,当展叶后,受害处会出现众多黑褐色坏死点,随着叶片继续生长坏死点会被拉伸出破口。

葡萄萌芽展叶、花前花后及时用药防治,药剂可选择噻虫嗪、烯啶虫胺、联苯菊酯、吡虫啉等。

蓟马:没有找到好图,从中国植保原色图谱上翻拍了一张,各位见谅!通常我们所接触到的蓟马是毁果的,其实它为害起叶片也不含糊,严重时叶片满布黑褐色坏死斑。

可以用吡蚜·呋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 啶虫眯+联苯菊酯,乙基多*霉素,烯啶虫胺等交替喷雾防治,还可以加入安透等助剂,以增强防效。

农业助手旗下【牧虫者说】原创内容,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