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期末试题,八年级语文下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首页 > 生活服务 > 作者:YD1662025-06-17 15:26:25

八下语文期末试题,八年级语文下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1)

5、 ⑴A ⑵照夜玉狮子马被段景住盗来后,原本想献给宋江,不料被曾家五虎抢去,成为了曾头市教头史文恭的坐骑,引出了史文恭箭射晁盖。后宋江打破曾头市,史文恭被卢俊义活捉。照夜玉狮子马被燕青牵回梁山,成为了宋江的坐骑。

6、⑴甲:粗枝大叶 乙:一叶蔽目 丙:叶落归根 丁:一叶知秋

⑵方老师,您好!我是黄老师的学生吴桐。校文学社向我约稿,我写好了文章,想请黄老师修改。不巧黄老师外出,建议我向您求教。文章下周一就得上交,不知您是否能够在百忙之中指正一二,不胜感激。

(一)7.“溢”字写尽月光如水满则溢的动态美,冰清玉洁的光亮美。或“转”字再现了明月的运行轨迹和浑圆的形态美。

8、表达了诗人对月圆人圆的珍惜,对亲人团聚的渴求和忧虑。

(二)9.(1)过失,过错,错误 (2)有人 (3)挑,挑担 (4)于是,就

10、(1)现在又在路上看守我的剑,(我)还没见过有像你这样好心(的人)。

(2)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11、 盗牛者被抓知悔改。盗牛者知错求赦免(谅解、宽恕)。

译文:

当时王烈所在的封国中有一位偷牛的人,被牛的主人抓住。偷牛贼说:“我见牛而生邪念一时糊涂,从今以后我一定痛改前非。您在赦免我以后,希望不要让王烈知道这件事情。”百姓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了王烈,王烈就拿出一定数量的布赠送偷牛人。有人问这是为什么,王烈回答说:“这个偷牛人改悔他的错误,怕我知道这件事,这表明他已懂得羞耻。懂得了廉耻,那么向善之心就会产生,所以赠给他布劝勉他向善。”

过一年,路上有一位老者挑着重担,有一个人见到后主动替他挑着走了几十里。老人问他姓名,他没有告诉。过了不久,这位老人再次外出,把佩剑丢在了路上。一位路人途中碰见这把佩剑,就守着这把剑。老人返回时遇到了这位守剑人,正是上次代为挑担的那人。老人提起他的衣袖,问他说:“你之前为我挑着担子,不告诉我姓名,现在又在路上看守我的剑,(我)还没见过有像你这样好心(的人)。请你告诉我你的姓名,我要把这事告诉王烈。”(老人)说完就离开了。

老人把这件事告诉了王烈,王烈说: “世上有这样的善人,我却见不到。”然后让人去寻找,是以前那个偷牛的人。

(三)12.示例:列举各地争当“琅琊”的社会现象,引出下文对城市宣传该如何借势营销这一话题的论述。(内容1分,作用1分,意思对即可)

13、 ①正视客观事实,结合自身特点准确定位。②依托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③文化建设需冷静审慎,长远考虑。(意思对即可)

14、示例:选择【材料二】,因为【材料二】中灌县更名为都江堰,是借用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的古代著名大型水利工程来命名的,具有文化和历史内涵,所以更名后成为旅游胜地,能证明第③段“只有依托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这种借势才会成为制胜之道”的分论点。(选择正确1分,说明理由2分)

(四)15.(3分)茶妈妈一辈子做茶(1分),不求名利(1分),喜欢茶(把古茶园当成自己的孩子,也当成家)(1分)。评分提示:在答到第一点的基础上,后两点答到任意一点即可得满分,如第一点只答“制茶的人”,得1分)

16、(4分,各1分)⑴微雕,或“在米粒上刻字”(答“雕刻”得0.5分) ⑵写诗 ⑶也就是找个乐 ⑷用来养心

17.D(3分)

18、例一:诗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满山红叶的峡谷,比作“为人准备的新房”(1分),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望(1分),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坚守(1分)。

期末试题:八年级下册语文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剔除(tī) 蓦然(mò) 病入膏肓(huāng)
B. 造诣(yì) 褴褛(lán) 否极阳回(pǐ)
C. 凋零(diāo) 卓著(zhuō) 忧心忡忡(chōng)
D. 亵渎(xiè) 混淆(xiáo) 鲜为人知(xiǎn)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B. 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不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的好习惯,让书香溢满我们的生活。
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一张张面孔,都带着离别和重逢的喜悦。
B. “这是中国的土地!”他真想大声疾呼。
C. 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D.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又”) B. 学而不思则罔(迷惑而无所得)
C. 饭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