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之滨在陕西省西安市和陕西省咸阳市。滨的意思是:水边;近水的地方。渭水之滨,即渭滨。
传说周文王准备去打猎,请卜者占卜,卜者告诉他说:在渭阳会有大收获,但获得的非龙非彨,非虎非罴,而是一位辅佐大臣,后来文王打猎,果然在渭水之阳遇见姜尚,文王与他交谈,发现他有王佐之才,便一同乘车归来,拜以为师。后遂以“渭滨”等指太公望吕尚。
渭水之滨是西安地处关中平原,渭水之滨。最早在此建都的是周朝。文王、武王分别建都丰京、镐京。武王灭商后,定都镐京。公元前202年,刘邦统一全国,建立西汉,定都长安。以后,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和隋、唐各代,也均在此建都。渭水贯都,咸阳城的秀美不仅因为渭水,也因为坐拥着西北地区水域面积最大的人工湖—咸阳湖。咸阳湖畔景点密集,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的咸阳古渡遗址就坐落于此。而“黄公爱山不知休,每日不下清渭楼”中的清渭楼,如今是一座收藏着八大山人、白石先生等人画作的美术馆。至于中山街的文庙,也就是咸阳博物馆,不仅收藏着珍贵的藏品,连博物馆本身都是一件非常有历史意义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