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外形特征,小兔子外形特点40字

首页 > 生活和情感 > 作者:YD1662023-04-14 19:34:46

伊犁鼠兔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聪明的你大概已经猜到了,鼠兔是兔而不是鼠,不然也不用从“兔鼠”改名为“鼠兔”了。其实鼠兔隶属于鼠兔科,和兔科一样属于兔形目,是兔科动物的同目兄弟,当然得属“兔”啊。

此“兔”非彼“兔”

在英文中,“rabbit”与“hare”都是“兔子”的意思,但是两者指代的兔子其实并不是一回事,“rabbit”一般指家养的兔子,而“hare”指代的则是野兔。

这样说,大家可能还没有特别直观的印象,咱们再从分类学的角度捋一捋。

我们常说的“兔子”其实是兔科动物的总称,兔科下还有许多不同的属,比如“兔属”(Lepus)、“穴兔属”(Oryctolagus)等等,“rabbit”指代的家兔是由穴兔属下的物种--穴兔(Oryctolagus cuniculus)驯化而来的

兔子外形特征,小兔子外形特点40字(5)

穴兔(Oryctolagus cuniculus) 图片来源:wikipedia

相比之下,“hare”指代的野兔则比较宽泛,牛津词典对“hare”解释是:A hare is "an animal like a large rabbit with very strong back legs, that can run very fast",简单说就是野兔比家兔体型更大,后肢更强健,跑的也更快。在我国,猎人们捕获的 “hare”大概率不是穴兔,因为我国的9种野生兔全部属于兔属,其中以草兔(Lepus capensis)最为常见。

不过凡事无绝对,家兔也会因为放生或者逃逸从家养的环境回归野外并再次野化,这时候,大家觉得应该叫这些野化的家兔“rabbit”还是“hare”呢?

家兔的驯化史,慢慢又漫漫……

关于兔子的驯化,在西方一直有一个能自圆其说的故事:

公元600年,罗马主教--格列高利一世教皇颁发了一条法令,宣称“怀在肚皮里的兔胎,是鱼不是肉”。在当时,天主教会规定教徒在每年40天的斋戒期里不能吃肉,教皇的这条法令对于教徒们无疑是一条福音。因为兔胎和刚出生的兔崽属于“鱼”,教徒们在斋戒期间可以将兔肉作为其他肉类的替代品,所以修道院里兴起了一股驯养野兔的风潮,自此之后,野兔走上驯化之路,慢慢变成家兔。

兔子外形特征,小兔子外形特点40字(6)

谷仓里的牛和兔子 图片来源:wikipedia

不过事实也许和前面的故事有所出入。

最近的研究表明,野生穴兔和家兔在12,200 到 17,700 年前就已经发生了遗传分化,比所谓的教皇法令早了数千年,当然遗传分化并不代表那时家兔的祖先就已经开始被人类的祖先驯化,通过结合考古记录和史料,科学家们认为咱们的祖先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捕猎穴兔,将它们饲养在棚屋中,并控制兔子的繁殖,开始了家兔的驯化。

总而言之,驯化更多时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对兔子而言也不例外。

泛滥成灾的兔兔,原来这么可怕

虽然兔兔很可爱,但是可爱的背后却也隐藏着很大的隐患,在澳大利亚,可爱的兔子已然成为了人们的“噩梦”。

19世纪中期,有人从欧洲携带了24只野兔到澳大利亚,并将其放归野外。正是这一无心之举,让人们认识到了放“兔”归山比放虎归山还要来得更可怕。

因为澳大利亚的环境十分适合野兔繁殖和生存,兔子在被引进后就开始了飞速的繁殖,不过数十年就已经从24只扩张到了数以亿计。大量的野兔破坏了澳大利亚的植被和生态,并由此拉开了一场长达70年的“人兔之战”。

兔子外形特征,小兔子外形特点40字(7)

野兔破坏了澳大利亚的生态 图片来源:Science

直到1950年,澳大利亚才找到了解决办法,当局在失控的兔子种群中释放了黏液瘤病毒,最终*死了99%的被感染的兔子。

“鹿角兔”真的存在吗?

话说回来,兔子和病毒之间的纠葛还产生了另外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美国的怀俄明州流传着一个和“鹿角兔”有关的神话故事。目击者声称发现了一种带有鹿角的兔子,据说“鹿角兔”是已灭绝的侏儒鹿和一种*人兔的杂交品种。在传言中,“鹿角兔”拥有让人不可思议的能力,当遇到危险时,它们甚至会用鹿角搏斗,还能发出男人的声音来躲避追捕。

除了美国,在德国和瑞典也有类似的传说,那么,世界上真的有“鹿角兔”这个物种吗?

兔子外形特征,小兔子外形特点40字(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