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精神怎么更好的传承,关于弘扬铁人精神你怎么理解

首页 > 生活和情感 > 作者:YD1662023-04-18 00:49:49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就听说过“铁人”王进喜的故事,那个时候只是被王进喜的故事所感动,还不理解“铁人”这个称呼中更深一层的含义。如今,新时代“铁人”李新民的事迹同样感染着我,再一次提及“铁人”一词,涌现在我脑海中的便是一种伟大的精神:一种为国分忧的爱国精神、一种科学求实的钻研精神、一种顽强拼搏的忘我精神……青年向上,国家向前,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不惧艰险、积极奋斗。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我们要继续学习过硬本领、练就过硬素质,使“铁人精神”不断传承。

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志,学习过硬本领。李新民在刚进入1205队参加比赛时,由于使用的工具都是几十斤上百斤,身单体薄的他完全帮不上师傅的忙,只能灰溜溜走下场。自从那次比赛失利后,他每天工作结束就自己跑去练习,经过千百次的苦练最终全面掌握了要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是在经过无数次失败后不断尝试得来的。现如今部分青年干部有时会害怕面对失败,在哪里跌倒就想在哪里“躺一会”,最后干脆“躺平”,不学习、不思考、不作为,这样的行为终会被时代的浪潮所吞没。顽强拼搏是青年人最好的品质,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我们要有不断拼搏的意识,不怕吃苦,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每一次失败,让失败成为自己的“垫脚石”,磨炼“铁人”意志,不怕吃苦、不怕失败,学习一身真本领,为国家贡献自己的“硬核”力量。

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持,练就过硬素质。从加入1205队开始,26年的时间里李新民从未离开过,他带领1205钻井队累计钻井1800多口,总进尺250多万米,相当于钻透了283座珠穆朗玛峰。李新民把钻井当成自己的事业,刻苦钻研、坚持不懈,深刻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也成就了屡建奇功的“第三代铁人”。青年干部要以这种精神为目标,做事不毛躁、不应付,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用心完成每一项工作。焊接行业的“领军人”艾爱国、用匠心雕刻“中国精度”的陈兆海、为飞机打造强劲“中国心”的洪家光等一系列工艺巨匠都是我们前进奋斗的榜样。岗位不分高低,工作不分好坏,只要坚持追求,保持耐心、守住静心、打造精心,终有一天可以练就“过硬”素质,勇攀技艺高峰,为国家贡献“钢铁”一般的力量。

以“一片冰心在玉壶”的信念,创造过硬技术。李新民说:“从在国内打井创纪录,到勇闯海外立标杆,我们用实际行动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旗帜高高飘扬,用业绩证明铁人队伍用在哪儿都是一块好钢。”在国外设备、环境、气候样样艰苦的条件下,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历时5年,他们终于实现了铁人老队长王进喜“把井打到国外去”这一美好的愿望,这就是信念的力量。纵观历史,有无数青年团结一致、挺身而出,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全心投入战斗,为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咬牙坚持、决不放弃。“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干部,我们也要延续前辈们“钢铁”一般的骨气与热血,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坚定信念、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在中华民族的新征程上书写出新的篇章。

从“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第一代“铁人”王进喜,到“宁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的第二代“铁人”王启民,再到如今“不论是生命禁区,还是技术极限,都挡不住石油人的脚步”的第三代“铁人”李新民,时代在变,“铁人”的初心和信念不变,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传承“铁人精神”,是我们的职责与使命,我们要争做新时代“硬核”青年干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汲取“铁人”力量,让“铁人精神”续写新时代的荣光!

(来源: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 宁玉鑫)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