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因为它憨态可掬的外貌,备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但是近几年数量却变得越来越少几乎处在灭绝的边缘,大熊猫在自然界里是没有天敌存在的,为什么还会濒临灭绝呢?
1、繁殖太难
熊猫平时孤居,只有到了到了繁殖季节才会出门寻找配偶,雌雄互相吸引,熊猫会在各地留下自己的气味,吸引异性熊猫的到来,在稠密的竹林里,开始进行各种求爱活动。雌性大熊猫每年发情一次,每次只有短暂的2-3天,如果在这几天里没有找到配偶,就很难在这一期的繁殖期里产下后代,熊猫是属于多雄争配制,它们一生中产仔数量少,且幼仔不易成活。
2、成活率低
小熊猫在出生时发育相当的不成熟,体重仅仅是它母亲体重的0.1%,初生幼仔体重很轻,初生重平均为145克左右,约为成年大熊猫体重的千分之一,最轻的为51克,最重的为225克。照顾孩子对于雌性大熊猫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通常历时18个月,有时甚至长达两年,直到她的下一个孩子出生。在野外,如果出生的是双胞胎,为了保证存活率,大熊猫妈妈通常会忽视或拒绝较弱的一个,让它自生自灭。由于熊猫生殖能力和育幼行为两方面的高度特化,使熊猫的种群增长十分缓慢。
3、吸收力低
大熊猫以竹类为主要食物,而大熊猫对竹类的消化利用率较低,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短,因而采取大量进食、快速排出的方式,来获得足够能量以满足其需求。由此,使大熊猫的能量摄入受到极大的限制,它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考虑到尽量多地摄入能量,尽量少地消耗能量。熊猫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手脚并用地收集、准备食物和进食,它们并不在乎它们在什么地方(坐着、平躺、侧倚)它们只是不停的剥竹竿,吃竹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