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由于鹿角的构造十分复杂,经常会出现滑稽的一幕——两只鹿的角被缠在一起,“如胶似漆”,难舍难分。如果在水中遇到这样的事故,那情况就十分危急了,两只雄鹿很可能双双溺亡在湖泊中。真可谓成也大角,败也大角。
当犴达罕们还沉浸在抢夺伴侣的战争中时,森林里早就有一双眼睛盯上了它们。
为了在冬眠前补充好体能,野兽们早已对温顺的食草性动物们虎视眈眈,而它们在等待的是一只打架受伤的犴达罕。身材魁梧的驼鹿在平日里与野熊打上一仗也不一定会输,但是当一只受伤的驼鹿遇上了棕熊小分队,那就只能算它倒霉。
流着血的犴达罕已经在与同伴的打斗中累得气喘吁吁又伤痕累累,当棕熊将它扑倒时,它已没有力气反抗,最终还是成为了棕熊的晚餐。
但其实,犴达罕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别的不说,雄鹿头顶的尖角就是击退敌人的利器,再加上它们强有力的四肢,只需一个侧后踢,就能将敌人踢飞到河岸边。因此围剿犴达罕要靠脑力,通过战术将其精力耗尽。比如擅长团队作战的狼群,就很喜欢和驼鹿打持久战,它们先将一只驼鹿困住,然后逼迫其发起“自卫反击战”,慢慢的,驼鹿体力透支后,狼群们再蜂拥而上进行最后的围剿,原本极具“*伤力”的犴达罕最终也只能甘拜下风。
驼鹿的“*伤力”不仅体现在动物世界,甚至还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据说,在北欧的夜晚开车,最容易撞上的不是迎面驶来的小轿车或路旁的电线杆,而是突然闯入的驼鹿,因此它们也是货真价实的“马鹿*手”。斯堪的纳维亚汽车制造商也因此制造出人造驼鹿模型,用于测试他们的新型汽车的防撞性能。这个测试也是国际上衡量“车辆安全性”的标志。由于翻译上出现了误差,这个测试中文名叫“麋鹿测试”,但这里的麋鹿其实就是我们今天介绍的犴达罕——驼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