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的尾巴像什么图片,马的尾巴图片大全大图

首页 > 生活和情感 > 作者:YD1662023-10-31 14:05:26

[五代] 《神骏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画的右边有三人席地而坐,背对画面的是个儒冠长衫的文士,旁边站立的是侍从,而面朝我们,身着袈裟、手持锡杖的无疑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支遁和尚了,但你一看到这三个人,就会不由自主地顺着他们的目光以及倾斜的身躯看向左边。

左边是什么?是一位童子骑着白马踏水而来,童子的手里还拿着刷子,看样子是刚给马洗过澡,而这匹马和上面那幅韩幹的《照夜白》神态明显不同,韩幹的照夜白是蓄势待发,充满力量感,这幅《神骏图》中的马儿平仰着头,翘着尾巴,浑身都散发着愉悦的气息,大概是刚洗过澡,开心的很。

虽说这幅画描绘的是支遁爱马的故事,但是整幅画的视觉中心却只落在马上,但这恰好将支遁“爱其神骏”的感情呈现出来了,不仅支遁爱,连我们观画的人顺着他的眼光看向马时,也不由自主地爱上了这匹马的神气,这正是此画的高妙之处。

这幅画的作者没有署名,但按照其绘画风格,文物专家杨仁恺先生则认为它应该是五代时期的绘画。而《神骏图》这个名字就取自支遁的那句“爱其神骏”,支遁爱马,并不是爱它的值钱或实用,而是爱它的神情气质,或许这正是马与他的内心,产生共鸣之处。

马的尾巴像什么图片,马的尾巴图片大全大图(5)

[五代] 《神骏图》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三、宋 李公麟《五马图》一幅画 *了一匹马

李公麟是北宋有名的画家,号龙眠居士,他的画工了得,甚至被推为“宋画第一”,尤其善画人物和马,有趣的是,他画马师法古人,学的正是唐朝的韩幹,但又有自己的风格和突破。

这幅《五马图》正是李公麟画马的代表作,是以白描的技法完成的,所谓白描是中国画一种技法,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的画法。

白描技法在宋朝之前就已有,但那时白描只是绘画中的一个过程,直到李公麟时,他擅长通过线条的曲直、轻重、粗細、刚柔和韵律变化来生动地描绘事物,使得朴素、洗练的白描法成为了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影响了宋以后的许多画家。

回到这幅《五马图》,此图画的是宋朝元佑初年天驷监中的五匹西域名马,所谓“天驷监”是宋朝的一个官方养马机构,每匹马都有一名马官牵引,五位马官有两位汉人三位西域人,说明当时的养马机构里有很多西域的养马官,而每个马官的气质也各不相同,或骄横,或气盛,或谨慎,或老成,描绘相当到位。

马的尾巴像什么图片,马的尾巴图片大全大图(6)

宋 李公麟 《五马图》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而这五匹马,前四匹马都有黄庭坚题字的名字、产地、年岁、马的尺寸、收于何厩等等,这四匹马分别叫“凤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第五匹马画卷上佚名,有学者考证其名为“满川花”。

苏东坡曾为这幅《五马图》中的“好头赤”写过一首诗:

《戏书李伯时画御马好头赤》

山西战马饥无肉,夜嚼长稭如嚼竹。

蹄间三丈是徐行,不信天山有坑谷。

岂如厩马好头赤,立仗归来卧斜日。

莫教优孟卜葬地,厚衣薪槱入铜历。

东坡在诗中说,边疆的战马吃的不好又很辛苦,而如同好头赤这样天天卧看斜阳,吃好睡好当个摆设就真的有意思吗?有趣的是,苏东坡作了这首诗之后,苏辙、黄庭坚、晁补之都纷纷作诗和之,他们并不是对好头赤这匹马有多么感兴趣,而是由马联想到自身的怀才不遇罢了。

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传说,据说画中第五匹名叫“满川花”的马,在李公麟画完画之后就死去了,黄庭坚说是因为李公麟画的太像了,拿走了这匹马的神骏精魄使其亡故,当然这只是一种调侃,是对李公麟画技的称赞,但此事却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称为“画*满川花”。

马的尾巴像什么图片,马的尾巴图片大全大图(7)

宋 李公麟 《五马图》之 满川花 就是李公麟画完便死去的那匹马

看完从唐朝到宋朝,这三幅与马有关的丹青,你有什么想法呢?你最喜欢哪一幅?

参考资料:

《宋画三讲》曾孜荣

《古画的故事》李晓愚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