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适合生活的国家,世界上生活最安逸的国家

首页 > 生活和情感 > 作者:YD1662023-11-01 08:37:09

1、日本:

日本作为亚洲发达国家的代表,国民福利相当健全,是全球社会福利做的最好的国家之一。福利开支占GDP的18.6%,日本的国家医疗资源分配均衡,所有医院都是非盈利性质的,15岁以下孩子医疗费全免,医院看病的效率高,医疗技术先进,而且不管你是不是日本人,都能办理日本的医疗保险。

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政府为了鼓励人们生孩子,给人们提供生孩子奖励费,只要*4个月以上,不管是孩子出生还是流产早产都能拿到补助42万日元,约合2.2万人民币。生孩子期间还可以拿工资,每天的补助不少于8000日元,合人民币426元。等孩子长大了,日本的幼儿园到初中实行免费教育,地方政府会向不满9岁的儿童,发放育儿津贴。

日本县市政府,还会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福利,住房房租根据收入定,从医疗保险到育儿津贴。残疾人和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扶持,保障了每个国民从出生到老年,都能享受到全方位的社会福利。

2、美国

作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其实不是一个典型的福利社会,与西方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异。但总的来说,美国社会服务部,非常照顾老年人和弱势群体。联邦政府为穷人提供了100多个福利计划,福利开支占GDP的21%。

在美国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都是免费的,大学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负担,学生只负担一小部分,社区大学的学费低于每年1,500美元,为确保条件具备,并且愿意读书的孩子能读大学,政府对贫困家庭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

美国的医疗福利覆盖所有人,每年投入的庞大,医疗支出高达2.2万亿美元,占GDP的16%,还有专门为穷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救助系统,为买不起医疗保险的低收入家庭,提供优质的医疗保障,所有费用都由政府支付。当你失业了,也不必感到恐慌,你可以领一年的失业金,然后还能申请政府的救济金。救济金每月1,600美元,约合1万元人民币。房贷供不起不要紧,也由政府无偿补助。日子照样可以过得很体面。

3、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福利制度是1910年建立起来的,覆盖了所有国民,福利占GDP的22.5%。澳大利亚对所有国民免费医疗,如果自己到药房买药,家庭收入低于24,000欧元,约合11万元人民币的公民,只需要支付药房2.6欧元,剩下不管多少均由政府买单。

孕妇分娩时可获得950欧元,约合4,500元人民币的分娩津贴,以帮助为新生儿添置用品。如果在工作年龄内失业,每年可获取1.5万欧元的失业救济金,女性工龄从60岁,男性工龄从65岁开始,不管过去的工作经历如何,都可领取政府养老金。澳大利亚实行12年免费教育,学生在18岁前还可享受学习补贴,大学生可以获得政府的无息贷款。澳大利亚政府还会每年都拨款建造大批的政府房,以极低的价格出租,通常每个星期房租为15欧元,约70元人民币左右,而且往往是很漂亮的大楼。在购房方面,政府会提供1.2万至2.5万欧元的补贴或者是减免和优惠购房印花税。

4、加拿大

加拿大拥有非常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福利开支占GDP的23.1%。在加拿大社会福利金。能够保证每个人基本的生活标准。银行存款在1,000元以下的每个人都能申请到这笔钱。单身人士可获每月500-700加元,合人民币3,000元左右。除此之外,加拿大还有公平合理的教育制度。在加拿大,从幼儿园到高中所有费用全免,假如你需要为孩子储存上大学的费用,只需每年存入银行固定户口2,000加币。政府每年就补贴你400加币,直到孩子17岁。

加拿大还是世界上,具有最好的健康保险制度的国家之一,政府每年拨款约48亿加元,用于医疗保健福利上,各省都会提供价廉且优质的保健计划,病人看医生,不需支付诊金化验费、住院和手术等费用,只需支付处方类药费。在住院期间,病人的伙食药费等都不用自己支付,在加拿大无论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社会福利等都是平等的。只要你努力就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5、德国

作为欧洲福利国家的代表,德国可以说有着二战后全球最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德国的福利开支占GDP的27.6%,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障项目,几乎覆盖了所有成员。老龄化是所有发达国家在目前所面对的共同问题,德国一直在做出各种努力。因此,支持育儿家庭也明显的体现在社会福利上。

在德国每生育一个孩子,父母就有权利享受最长3年的育婴假期,并且理论上没有上限。孩子一生下来就享受抚育金,最高每月215欧元,约人民币1,500元,这笔钱一直领到25周岁或有了固定收入为止。等孩子长大后,从托儿所到攻读博士,都可以享受免费的公立教育。除此之外,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基本上是100%,全覆盖式的医疗保险制度,真正的免去了被保险人的后顾之忧。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福利不只是德国公民有权享受,在德国居住生活或者求学的外国人,也有权利去享受这些。

6、荷兰

荷兰是欧洲福利国家典范,社会福利体系接近完美,福利开支占GDP的30.9%。荷兰的健康医疗体制被公认为是欧洲最好的体系,荷兰实行全民医疗保险。产妇在产前产后,以及新生儿的护理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

荷兰小孩从出生至18岁,政府每月发放约300多欧元儿女金,政府补贴儿童幼儿园的费用达70%,小学阶段免费教育。中学阶段每年学费20欧元,每月可获得现金补贴50至120欧元,大学阶段每年可获得6,000欧元的补贴。荷兰养老金制度多年来一直在世界上独占鳌头。2009年至2011年,连续三年蝉联全球养老金指数第一名,各类养老金退休金加上私人补充部分,完全可以保证荷兰的老人们在退休后生活无忧。

荷兰的工作福利也在世界前列,工作者每年有23天的年假,加上周末和年假日,每年有超过140天的休息日,利用这些假期,荷兰人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去旅游度假。荷兰的社会福利体被公认在全球开创了新风尚,高福利政策为社会安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使每个人都能平等的生活于社会中。

7、芬兰

芬兰自称是全球各国社会保障最齐全的国家,当地的福利制度相当完善,覆盖面非常广,福利开支占了GDP的31.1%。在芬兰新生儿出生前,父母凭孕育证明,可以从政府得到一个育婴袋,里面有各种新生儿需要的东西,也可以领取140欧元现金,父母均享有产假及5个月的亲子假,期间国家补助300欧元每月,雇主还可以发放660%-70%的工资。芬兰每个儿童从出生到17周岁每月可领取172欧元保育补助,孩子越多,补助金额越多。

芬兰各学段都实行免费教育,中小学还享有免费午餐。大学还可以每月从政府获得高达500欧元的补贴。芬兰以强制性养老福利制度为主,强制养老制度包括国家养老金和就业退休金,国家养老金为每月500欧元,就业退休金为原在职工资的50%至60%。除此之外,社会福利部门还会为老人们提供各种上门服务帮其安享晚年。

8、法国

法国是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法国人的平均月薪在2,000欧元左右,享受着很多国家无法比拟的社会福利。

法国公民从出生到死亡,可以享受400多个明目的的福利,保险福利开支占GDP的34.9%,其中的14%拿来发养老金,法国的最低退休金将近1万人民币。

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法国从很多年前就开始采取措施。所有在法国合法生孩子的妈妈,在宝宝出生以后,都会收到948.27欧元的新生儿津贴,约人民币7,300元,每个月至少86欧元的基础补助,津贴一直补贴到小朋友三周岁。如果你想生三胎,每月可获得900欧直到18岁,约7,000元人民币左右,这笔费用几乎是可以维持五口之家的基本日常开销。按照最高的补贴计算,21年中三个孩子的总津贴在29万欧左右,合人民币200万。法国的产假加育婴假是24个月,夫妻双方可以共享,如果妈妈是全职带孩子的话,每个月最多可以领到398.79欧元。

除此之外,法国还有更多数之不尽的社会福利,比如全民医疗体系健全完善的退休养老制度,多样的住房补助家庭补助。孩子可以免费接受教育,甚至买房时可以享受无息贷款等,这些涵盖了生活中方方面面。

9、丹麦

在丹麦生活几乎可以说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好的保障,福利开支占GDP的37.9%。丹麦哥本哈根被列为全球最幸福快乐的十个城市之一。丹麦的福利覆盖所有在丹麦居住的人,不分国籍,只要在丹麦的领土上,就享受他们的各种福利。

丹麦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看病住院分文不花,就连住院伙食费都由政府买单,病房一切生活设施应有尽有,病人住院空手进去即可。

丹麦从小学到大学一路免费,学生就近选择学校。如果选择私立学校,则政府按公立教育标准报销一部分学费。丹麦的孩子从生下来到18岁的牛奶费,也由政府支付。低收入家庭孩子的学前教育也由政府买单,学生每月还可以拿到生活补贴。

失业人员在失业后的4年里,可以领取相当于失业前工资的90%的失业金。如果4年内还找不到工作,则领取每月约合14,000人民币元的失业救济金。

10、瑞典

虽然在北欧很不知名,但瑞典几乎每年都排在世界最发达国家前十名里。瑞典是一个拥有从摇篮到坟墓的庞大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福利开支占GDP的38.2%。瑞典每个孩子出生后,每月就有1,050克朗的糖果费。父母还有490天的父母假,休假期间,领工资的80%。在孩子1岁到8岁之间可以随时休。等孩子上学后,不用交学费,午饭在学校免费吃,就连大学和硕士生也是不收费的。

在瑞典看病只出挂号费,住院治疗一切免费。如果你失业了,也不必紧张,你可以拿到在职收入80%救济金。等到年老时,无论是否工作过,都可在65岁以后领取养老金。

最令人惊讶的是瑞典的监狱简直比大学宿舍还豪华,在瑞典一个人从出生到年迈,都可以得到政府的照顾。即使这个人,从来都没有交过一分钱的保险,只要是瑞典公民,都可以享受丰富的福利。

全球最适合生活的国家,世界上生活最安逸的国家(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