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宛盛产汗血宝马与葡萄酒
这个信息对汉武帝很重要,当时汉朝对匈奴作战,需要大量的马匹,中原地区的战马各方面都不如匈奴的马,所以当汉武帝听说大宛有好马时,就想通过贸易向大宛来买马,汉武帝因此派出了使者携带财物和金子做成的马出使大宛,想向大宛购买种马,但双方没有谈成,大宛还*死了汉朝的使者。
这一行为直接激怒了汉武帝,当时汉朝已经通过数次战争把匈奴从河套、河西走廊、漠北、漠北全部赶走,其国势与威望处于历史最高时期,对于大宛这样的一个人口才几十万的小国,汉武帝根本不放在眼中,于是在公元前104年派出李广利率军攻打大宛。
这个时候的汉朝,卫青与霍去病等名将都去世了,李广利是当时能力仅次于卫青与霍去病的将领,李广利征大宛之战是汉武帝时期发动的一场路程最远的战争,从汉朝到当时的大宛有一万二千多里,就算汉军一天走50里路,在路上就得走240多天。
李广利率领汉军征大宛
而且最为要命就是补给,在万里之外作战,这是汉武帝最远的一次战争,比霍去病的漠北之战还要远,当年漠北之战,汉朝动用了14万匹马,无数的后勤人员,远征大宛之战所有的补给都是自己携带,或者沿途通过战争与贸易获取。
战争一旦打不赢,汉军就得饿肚子,这是汉军第一次如此大规模踏上西域的土地,李广利带了数万人,居然没有迷路,准确地到达了大宛,并且围攻了大宛的郁成城,但没有攻下来,只能被迫返回,从出发到返到汉朝,李广利先后用了两年时间,损失了90%的人员,汉武帝听说了李广利的失败,于是下令不准放李广利入玉门关,于是李广利又开始了第二次远征大宛。
这一次汉武帝总共派了6万军队,其中有50多名校尉军官,还有一些私人带着粮食与汉军一起参战的人不计算在内,此外还带了十万头牛,三万匹马,数不清的驴和骆驼,这些牲畜一方面是用来运输粮食与物资的,另一方面也给汉军提供了食物,可见汉武帝远征大宛已经下了决心。
李广利远征路线图
这一次远征大宛,李广利显得轻车熟路,在路上灭亡了轮台国,攻破了郁成国,到达大宛后,围攻了四十多天,还断了大宛的水源,结果大宛国内的贵族首先发动政变,*死了大宛的国王毋寡,拿着国王的首级向汉军投降,并且把国内的好马献给了汉朝,汉军挑选了上等马好几十匹、中等以下的马三千多匹,满载而归。
汉军还立大宛亲汉贵族昧蔡为大宛王,李广利也因功被汉武帝封为贰师将军,所谓的贰师其实是大宛的一座城池,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的奥什城,这场因为战马贸易而引发的战争以汉军的胜利而告终,这场战争在西域的影响巨大,这是汉朝第一次在西域大规模用兵,引发了西域诸国的震动。
由于汉军大败大宛,西域诸国开始对汉朝刮目相看,这为后来汉朝在西域设备都护府管理西域诸国提供了条件,从此丝绸之路畅通,汉朝国威远扬。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三、大宛是如何灭亡的?李广利征服大宛一年后,汉军所立的大宛王昧蔡被其国内贵族所*,大宛贵族另立之前大宛王毋寡的弟弟蝉封为新的大宛王,由于忌惮汉朝,大宛虽然*了亲汉的王,但同样做了亲汉的事,并派出王子到汉朝当人质,同时每年向汉朝进贡二匹汗血宝马。
汉朝也就默认了大宛贵族的做法,没有追究,到汉宣帝时期,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统一管理西域,西域绝大多数国家都臣服于汉朝,上至国王,下至官员,都统一佩戴汉朝的印信,而且高级人事任命还要得到汉朝的认可。
西汉末年,政权被王莽篡夺,新朝晚期,中原大乱,西域也陷入动乱,焉耆、 姑墨、尉犁、危须等国背叛汉朝投靠匈奴,并击败了王莽派到西域的大将王骏,而新莽最后一任西域都护李崇也被攻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