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都有哪些称呼,七夕的俗称有哪些

首页 > 时尚 > 作者:YD1662022-11-25 12:50:50

七夕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七夕节作为我国第一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几千年的渊源流传,使其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众多的传统习俗,包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喜蛛应巧和乞求姻缘等十数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接下来,止茶君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其中主要的几个习俗。

七夕都有哪些称呼,七夕的俗称有哪些(5)

1.穿针乞巧

所谓穿针乞巧,是七夕节最古老的一种民俗娱乐活动,带有一定比赛意味。女孩子通过比赛穿针,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的又快又好,那她乞到的巧就最多,就算赢了。输了的人要准备礼物送给赢的人(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出自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

这种民俗活动在汉朝时已经非常盛行,达到了“人具习之”的地步。到了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宗谋的《荆楚岁时记》中,有关于七夕穿针乞巧的详细记载:“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而在南北朝末期顾野王所编的《舆地志》中,齐武帝甚至专门盖了一栋楼,给宫里的女人登楼穿针,谓之曰“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

七夕都有哪些称呼,七夕的俗称有哪些(6)

2.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相对于穿针乞巧,出现的时间要晚一些,根据现有历史文献记载,大致出自于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宗谋的《荆楚岁时记》中,有关于喜蛛应巧的记载:“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这里的喜子就是蜘蛛,过去蜘蛛的民间别称就是喜蛛,叫做喜从天降。

在历史上,历朝历代对于验巧的方式方法并不相同,各有各的特色。在喜蛛应巧习俗刚出现的时候,大多是看有没有蛛网。而到了隋唐时期,则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看蛛网的稀密程度,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

七夕都有哪些称呼,七夕的俗称有哪些(7)

两宋时期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鼎盛阶段,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也得到了极大发展。此时的喜蛛应巧习俗以看蛛网的圆正为准,根据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记载,“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但是,南宋灭亡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很长时间的低谷和断崖,到明清时代,喜蛛应巧习俗又重新恢复到唐朝时期的标准,以蛛网的稀密程度为准。

七夕都有哪些称呼,七夕的俗称有哪些(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