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甲骨卜辞上天*“丁”字,为什么是“口”形?
“丁”字的形状为什么前后会变化那么大?郭沫若从《尔雅》中找到了蛛丝马迹。
他认为甲骨卜辞中的“口”,是“晴”的古字。后世变化成横竖“丁”,和鱼的眼睛部位有关。
《尔雅·释天》:“鱼枕谓之丁,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
鱼枕就是鱼头骨中两眼睛中间那块骨头,如篆书“丁”字形,《尔雅》的解释也是据篆书而来,并不是“丁”字之原本。
甲骨卜辞中的“口”,应该是“睛”的古字?郭沫若这一观点不无道理。
《淮南子·主术训》在讲到圣主明君时,有这么一句话:“夫据除而窥井底,虽达视犹不能见其晴,借明于鉴以照之,则寸分可得而察也。”
其中的“达视犹不能见其晴”一语,为“丁”是睛的古字的推测找到依据——一个人视力再好,也看到自己的眼珠子。
古鱼谱
有一个成语叫“目不认丁”,形容一个人没有文化,连最简单的“丁”字也不认识。但这句成语最初的含义,并不是这样,而是《淮南子》说的,“达视犹不能见其晴”。
但是,即使甲骨卜辞中的“口”是“睛”之古字一说是正确的,也没有解释清“丁”之字形变化的原因,以及为什么会成为天干用字。
在古陶文中,“丁”字形已接近现代汉字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