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形状可以用肉眼看到吗

首页 > 时尚 > 作者:YD1662023-06-20 13:43:01

37.生物技术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是(克隆羊“多利”的诞生 )

38.人物成就:

袁隆平: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列文虎克: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世界上第一架真正意义的显微镜)

罗伯特.胡克: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巴斯德: 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微生物学之父。

培 根: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39.昆虫触角类型:

蚕蛾:羽毛状 蝴蝶:棒状

天牛: 鞭状 蝗虫和蟋蟀: 丝状

蚂蚁: 膝状

40.常见的微生物:变形虫.草履虫.喇叭虫.眼虫.团藻.鼓 藻.船形硅藻

41.肉眼——  能看到昆虫等较小的动物      

42.放大镜 —— 能看到小于1/5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43.光学显微镜 ——   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44.电子显微镜   ——  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和分子

45.分类

晶体: 白糖..食盐.碱面.水晶.雪花.维生素C.云母.长石.石英

非晶体:松香.玻璃.琥珀.玻璃.珍珠

二.问答题

1.细胞有什么作用?

答:细胞的作用有:

(1)细胞是构成生命的最基本单位;(2)动物的红细胞可以运输氧;(3)动物的白细胞帮助身体免疫;(4)动物的生殖细胞参与产生后代;(5)动物的表皮细胞阻止细菌等的入侵;(6)植物的表皮细胞参与光合作用。

2.举例说明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了哪些成果。(3种以上)

答: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治疗疾病。(2)克隆生物。

(2)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3.观察工具的发明和改进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观察工具的发明和改进,扩大了观察范围和领域,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许多秘密。

在各个领域的微观层面取得了许多发明和成果,这些发明和成果已经开始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为人类造福了。

4.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来观察物体?

答:观察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与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观察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三、实验题

1.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就碰到2个难题,请你帮他找出错误所在,并改正。

(1)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错误:反光镜没有调整。

改正:调节反光镜,直到能从目镜里看到一个亮的光圈。

(2)标本片已经放在载物台上,可从目镜里却只能看到亮圈,却看不到洋葱内表皮的细胞。

错误: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改正: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起或降下,直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

2.(1)我曾经制作过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切片标本,我是这样制作的:①用滴管在干净载玻片中间滴一滴清水。②把洋葱鳞茎切成两半,掰下其中一块,并用小刀在内表皮上划“ # ”字。③用镊子撕取这个字中间表皮,并把它平展放置在干净载玻片中间的水滴中央(如右图所示)。④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⑤从标本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微微倾斜玻片,用吸水纸从另一端吸掉多余的水。(2)我曾经制作过水中微生物标本,我是这样制作的:①取一些池塘或鱼缸里的水,并把干草浸泡在水中(如右图所示)。②用滴管取一滴浸泡了干草的水放在载玻片的中央(如下图1所示),盖上盖玻片(如下图2所示)。③再用吸水纸从 盖玻片的边缘吸去多余的水分,以控制 微生物活动。 (如下图3所示)。

晶体形状可以用肉眼看到吗,(5)

晶体形状可以用肉眼看到吗,(6)

晶体形状可以用肉眼看到吗,(7)

晶体形状可以用肉眼看到吗,(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