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AshuraSJ@bigfun社区
·大太刀
大太刀(おおたち/おおだち)也称“野太刀”(のだち/のたち)或“背太刀”(背負い太刀),起源于日本镰仓时代(185-1333)后期,兴盛于南北朝时期(1336-1392),是太刀在特殊时期的一种异化产物。通俗说法认为,大太刀是浮夸风盛行的南北朝时期的特定产物。但实际上,大太刀——或者说,加长的太刀,最早在13世纪后期的元日战争(1274年的文永之役和1281年的弘安之役)就于西日本被运用到实战中。一方面,源赖朝在镰仓开幕建立武家政权后,武士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统治权,如何彰显自身的武勇逐渐成为武士思考的问题。这种背景下,大太刀这种体型庞大、甚至略显浮夸的武器,就成为了一种不错的解答;另一方面,受制于文永·弘安之役中元军使用的长枪、以及当时日本的长枪和长矛在耐用度上存在缺陷,因此武器长度不占优势的武士不得不采取将太刀加长的方式加以应对,使大太刀逐渐成为武人的惯用武器。
奈良国立博物馆所藏一休宗纯像,大约作于一休宗纯54岁时、也即1447年。一休宗纯就是曾经家喻户晓的《一休的故事》中的主角;在这张画像中,他的座椅边就立着一把大太刀
从武器分类上来定义“大太刀”,其实是一件略有难度的事。不同军事著作中对“大太刀”的命名、规格均有不同记载,相异的说法甚至达到了5-9种:从规格上划分,一般将刀身超过三尺(日制,约85-90cm)的刀称作“大太刀”;按照种类来分,则将刀身长度大于85cm的日本刀称作“野太刀”、刀身长度达到150cm左右者称为“大太刀”;而按照用途来分的话,又有将用于*的刀身达150cm左右者称为“野太刀”的说法——总之,众说纷纭,难有定论。因此现代主要采取笼统的划分标准,只要是刀身长度在85cm以上者,都可以被划分为大太刀;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大太刀、薙刀(なぎなた)、乃至介于二者之间的“长卷”(ながまき,也称长卷野太刀),其实都没有严格的评判界限。大太刀的刀身被加长,最长甚至可以达到150cm以上,其刀柄也成比例加长,通常与刀身呈1:2、1:3不等的比例;薙刀刀柄特别长,通常情况下刀柄就达到了150cm;而“长卷”则是将刀身和刀柄都加长,将两部分都扩展到三尺左右、也就是85-90cm的水平。这使得对大太刀实例的鉴定多少变得更加模糊;另一方面,大太刀本身并不是常见的武家兵器,在各项标准上完全没有太刀、打刀那般条目明晰,其本身又受到使用者个人风格的强烈影响,因此如果对比现代留存的各类大太刀,会发现这些武器彼此间尺寸相差较大、不像太刀或打刀那样有较为规整的尺寸规定。
正如前文所述,大太刀是特殊时期的异化产物,这意味着这种武器本身是一种“偏科”的存在:刀身延长造成武器整体重心变化,在马上使用起来极为考验使用者的武艺和平衡性;大尺寸化带来的重量提升,又让这种武器在劈砍、挥舞方面要消耗比其他武器更多的体力。因此,在南北朝结束后大约20年的时间里,大太刀这种武器就逐渐衰落下去,不再成为军队中的常用武器。研究者认为,擅长突刺、戳击的大太刀在南北朝时期成为军队中的重要武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的长枪或矛在长度和坚固程度上不如大太刀、再加上大太刀的长柄也能用于突撞敌人(仁王中大太刀武技“里槌”、“荒波”)所致;在长度更长的长枪逐渐风行以后,大太刀自然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
南北朝时代之后的室町、战国时代,虽然也有使用大太刀的案例,但大多是个别武将出于个人习惯的特殊考量(如武德充沛的上杉家就留存有多把大太刀);也有部分士兵会利用大太刀的超大挥砍范围,在战场上专门用大太刀砍敌方骑兵马匹的腿部,或是以数人配合的方式,利用大太刀形成钳形攻势以截停敌方的冲锋(因此大太刀在日本也有“斩马刀”的别称,但注意与中国古代的斩马刀并不是一种东西),这种情况则主要出现在步兵中,骑兵则大多选择更方便顺手的长枪和一般的刀。
总体来说,鉴于大太刀本身的特殊性质,现在留存的大太刀其实并不多,其中有名气的还大多为室町时代及之前的老古董;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仁王》中的许多大太刀,其实在现实中都是长太刀、太刀甚至是打刀,这也算是一种无奈之举。
注:太郎太刀、次郎太刀和神威在初代《仁王》中就有,但作为一个非酋,我压根就没碰到过这三把武器,不要说制作书了,就连掉落都没碰见过。因此这三把武器没有截图,还请见谅。
·太郎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