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剪头发的手发抖,剪头发不自觉颤抖怎么回事

首页 > 时尚 > 作者:YD1662023-12-29 17:00:07

偶然看到一些外科医生的微信网名,发现“xx一刀”、“xx刀客”之类的网名最受外科医生钟情,“刀”字颇有豪气,恰似古代英雄侠客。但外科医生与侠客的用刀方式截然不同,侠客用刀讲究力度凶、招式狠、速度快,追求一剑封喉、致对方于死地的效果。而作为同样手持尖刀的人,“医生”这份职业赋予了外科医生不同的使命——拿起刀就要对患者的生命负责

外科医生在精准铲除病灶之余,还要尽可能地保护脏器,刀下要“祛病”,更要“留人”,这就要求外科医生不能只讲究出刀的速度,更要讲究精准与稳重。想要刀上生花,手不能抖,在手术台上手一抖,落刀不够精准,可能就毁了病人的一生。

如何解决剪头发的手发抖,剪头发不自觉颤抖怎么回事(1)

素有“刀尖上的舞者”之称的外科医生,如何才能在握手术刀时四平八稳而不抖呢?

手抖(或为眼花、脚软、甚至心慌)也许是衰老的前兆,宋代有一佳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流逝催人老,不仅白了头,还抖了外科医生的手术刀。

可并不是每一个上了年纪的外科医生都会手抖,60、70甚至80高寿仍然活跃在手术台而不手抖者比比皆是,也许预防手抖还是有些妙招的。

如何解决剪头发的手发抖,剪头发不自觉颤抖怎么回事(2)

有针对性地大量练习

任何技艺的提升,都是大量练习的结果。初学写字的孩童,练习不足,写出来的字肯定歪歪扭扭,同样,即使技艺精湛的书法家,三天不练字,也会觉得手感生疏。字写不好可以重来,但手术不能重来。

外科医生可以通过针对性的模拟练习提高手术操作的精准性,像腔镜手术的操作,很多都可以通过腔镜模拟器来练习。例如模拟器上夹豆子、栓橡皮条、捋绳子、剪圆圈、剥葡萄等都是很多初学者的游戏,能很好的提高手眼配合能力。进阶练习如缝合、打结、分离,甚至模拟术中困难状态下的左手操作、反向操作以及单手操作。这些练习能进一步提升术中的精准性,同时可以发现多余的动作,化繁为简,提高手术效率。

术中懂得寻找支撑点

三点成面,才能达到基本的稳定。如果只是手—器械的接触点以及器械—组织的接触点,相当于手跟器械处于悬空状态,动作难以精准。这就好比打桌球,击球时总会用另外一只手或者球夹来支撑,提高稳定性。

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在进行精细操作时,往往都会借助第三个点作为支撑,如病人的腹壁、助手的手、腔镜手术的trocar等。所以刚上手术台的实习生们,如果发现主刀医生的手老往你的手上靠,甚至压着你的手,别想歪了,他只是想从你这找点“依靠”。

如何解决剪头发的手发抖,剪头发不自觉颤抖怎么回事(3)

想的到,才能做得到

这里“想的到”是指脑里面要对手术流程和解剖有清晰的概念,熟悉了手术流程及解剖学,才能下刀准确、果断。这就要求外科医生有良好的解剖学基础及丰富的手术经验,不然路径不熟,面对患者迷茫犹豫,下刀的手怎能不抖。

现在是腔镜手术时代,手术的学习效率得以大幅提高。外科医生平时可以多看手术录像,从中学习别人的手术技巧、策略,也要复盘自己的手术录像,对于复杂的手术或术中的优点与缺点多做总结,整理笔记,保持这种良好的习惯,对手术的理解会提升一个层面

看得清,才能做得好

下雨天开车,视线不佳,车速就降低,同理术中刀下血肉模糊,暴露不清晰,下刀自然犹豫,难言精准。所以,在腔手术中,需要保持术野的清晰,尤其是腹腔镜手术。

这里我有几点心得分享:

1、合理的trocar布局:腹腔镜手术中镜头就是我们的眼睛,别让我们的双手蒙蔽我们的双眼,通过合理的trocar布局规划,避免操作器械与镜头互相干扰;

2、镜头抗水汽冷凝:可以用热水泡镜保持一定温度,或者用碘伏擦拭提高表面张力;

3、及时排出腹腔内废气:超声刀及电器械使用过程用会产生水汽或烟雾,不及时排出会弄脏镜头。可以提高进气流量并开放合适的负压排气,形成气流循环,必要时可以用吸引器放置在操作点旁,及时排走废气。同时,废气量与上述器械的使用时长和功率正相关,所以需要避免不必要的过长时间或过大功率使用;

4、镜头根据手术需要,及时调整:精细操作时镜头需要及时推进,转换场景或较大动作时,需要适当退后扩大视野,同时镜头的进出过程中往往需要配合焦距的微调和视野角度的调整;

5、保持术野干净:术中避免出血,遇到出血及时止血,吸走血污,避免“浴血奋战”。及时清理不必要的纱块,必要时冲洗创面;

6、提高团队的配合度:与主刀配合默契的扶镜手和助手,懂得主刀的意图而进行视野的调整和术野的暴露,仿佛主刀医生的眼睛和第三只手,主刀医下刀时手自然不抖。

如何解决剪头发的手发抖,剪头发不自觉颤抖怎么回事(4)

熟悉手中的“武器”

双截棍是很多男性心中的理想武器,想象中的自己耍起双节棍能像李小龙般自如,指哪打哪,然而现实中很可能还没舞上一圈,自己却已挨上了几棍。手术中的器械也一样,用好了如庖丁解牛,手术行云流水,用不好可能对病人、自己或者助手造成意外伤害。像钳子的尖钝、夹持力大小、弯度;能量器械的功率、作用方向、范围;吻合器粗细、厚度;缝合针线粗细、材质等问题,都需要清晰了解,合理选用。不然,轻则操作犹豫不决,重则造成意外。

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和平和的心态

之前几点都是技术上的原因造成手抖,还有一类手抖是由于主刀生理或心理原因造成的,真正意义的手抖。

一台复杂的手术几个小时甚至大半天是常态,不怕累、能挨饿、能憋尿都是外科医生的基本素质。除了身体要保持好的状态,饮食作息规律,避免不必要的熬夜,尽量避免烟酒等不良嗜好,避免身体被掏空,还要有意志的坚强,能吃苦,目标坚定,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的决心。要知道,我们放弃的可能是一台手术,但是对患者及其家属而言,我们放弃的可能是他们的一切。

再者,术中保持好心情,培养良好的“台风”,戒急戒躁,避免不必要的情绪发泄而影响团队士气。要知道,主刀心急则动作变形,助手挨骂则视野抖动,暴露不清,反过来主刀更急了,骂得更狠,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有时适当开开玩笑,聊聊时事新闻,活跃气氛轻松一下也未尝不可。

如何解决剪头发的手发抖,剪头发不自觉颤抖怎么回事(5)


总结,外科医生手术中如何不手抖?

1、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2、找支撑点:trocar、腹壁、助手的身体;

3、良好生活习惯、强壮的体魄;

4、坚强的意志,清晰的头脑,不为周围环境所影响,“我的手术,我做主”

希望这篇关于外科医生“手抖”的心得分享,能给各位医生提供些许帮助,让“刀客”们下刀时,精益求精,不差毫厘。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